汪丁丁:人工智能时代的读书方法续

上一篇的结语:人工智能时代的读书方法,唯一的要旨是培养读者的广域判断力。这一命题的核心观念是:(1)“广域”,而不是“狭域”。人工智能目前仅在狭域完胜人类,而人类创造性思维的两大前提是广域探索与判断;(2)“判断力”,而不是“计算能力”。
古今人类数百亿,有记载的天才数万,普通人的“天才瞬间”数十亿。姑且想象天才瞬间在已知人类当中的正态分布(或许是泊松分布)密度曲线,于是有“均值”(也称...
上一篇的结语:人工智能时代的读书方法,唯一的要旨是培养读者的广域判断力。这一命题的核心观念是:(1)“广域”,而不是“狭域”。人工智能目前仅在狭域完胜人类,而人类创造性思维的两大前提是广域探索与判断;(2)“判断力”,而不是“计算能力”。
古今人类数百亿,有记载的天才数万,普通人的“天才瞬间”数十亿。姑且想象天才瞬间在已知人类当中的正态分布(或许是泊松分布)密度曲线,于是有“均值”(也称...
新冠病毒带来的益处是迫使我们退出日常烦忙。我的初步估算是,中国人每天的闲暇当中,可用于读书的时间,平均而言增加两小时。以每天读书八小时计算,半年疫情,相当于增加八千万至一亿“人年”的读书时间,分布在人群当中,极不均匀。增加的闲暇,可用于睡眠,可用于餐饮,可用于……。我周围许多人疫情期间体重显著增加,与闲暇时间的配置方式密切相关。
闲暇时间的理性配置,关键是读书方法。不会读书的人,很难突...
古人无“零”,中外皆然。零的发现,也许就是要在许多次思想实验之后才可能。或如海德格尔那样,将“为何是有而不是无”这一问题,从古人的意识里凸显出来让它成为西方思想的根本问题。这一凸显,海德格尔的方法,仍是胡塞尔现象学方法,一脉相承,这一方法是笛卡尔的,可译为“疑”。善读书者,于无疑处生疑。这样的方法,前提是有足够的闲暇。动物用于觅食的时间,大约要占动物生命的百分之七十,那还是足够聪明的物种,例如...
由于海默的评论,我继续讨论皮尔士符号学。对皮尔士而言,semiotic 和 semiotics,有显著不同的涵义,虽然,前者常译为“符号学的”或“记号语言学的”,后者常译为“符号学”或“记号语言学”。我常引述荣格的符号(象征)学说,需要澄清的是,皮尔士阐释的“符号”观念,包含了通常理解的“符号”(象征)观念,也许,我应撰文探讨皮尔士尚未探讨的荣格符号学说的深层心理涵义。
我的短文,“皮尔士与胡塞尔”(财...
仅当信念被怀疑时才有认知。这一命题或它的各种版本,皮尔士在百多年前写了三篇文章,在不同视角下,反复论证。两年前,我为朗润园DPS17级讲解“收益递增经济学”,为介绍皮尔士塑造的“代数格”理论,再次引述了皮尔士百年前的文章,于讲解时突有所悟。我的感悟逐渐发酵,形成不同形态的命题。尤其是“新冠疫情”对各类制度的冲击,提供了重要的“制度实验”。
诚如皮尔士所言,假如一个人完全相信他的全部信念,...
前文提及:皮尔士毕生积存的未发表手稿,总共约八万页,几乎是胡塞尔未发表手稿的两倍。1914年皮尔士辞世后,他的这些手稿由著名的哈佛哲学家“鲁一士”(贺麟的译名)负责保管。鲁一士的英文名字,图2,Josiah Royce,贺麟于1936年翻译了他写的《黑格尔学述》(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2年张祥龙主编“贺麟全集”第一卷)。贺麟的翻译并不引起我关注,但他的“黑格尔学述译序”,引我反复研读,是西学翻译的重要思想史料。
...
作者:汪丁丁
汪士汉先生逝世于2000年7月1日,享年83岁。他早年投身于革命,先后在陕北公学、华北联大学习、工作,曾任职中共中央书记处第一办公室,最后工作于中国革命博物馆,副馆长,主要研究五四运动和中共党史。
他绝不会因我的行为而生气,他太爱我了,爱到了有时会被人认为“娇惯”儿子的程度。例如,8月间我去明尼苏达州拜访亚来——我小学和中学的同学,也是我此生不渝的老朋友,听他在饭桌上说起我们小时...
经济学家熟悉皮尔士(Charles Sanders Peirce,1839-1914),因为“决策逻辑”很可能肇端于皮尔士的“探索经济学”。哲学家熟悉胡塞尔(Edmund Husserl,1859-1938),因为“现象学运动”延续百年。中国读者更熟悉皮尔士,因为实用主义哲学与中国思维方式之间有表面和实质的相似性。我追踪皮尔士和胡塞尔,因为我关注数学与逻辑学的直觉主义学派。最近尤其有时间浏览和研读这一领域最近二十年发表的著作,例如,图1,去年新...
中文名字“扎哈维”,老友嘉映说,已经是目前现象学的领袖人物,图二,扎哈维简介,丹麦哲学家,哥本哈根大学,主体性研究中心的主任。难道还有“主 体性”可研究?我读他的著作大约三星期或两星期,当然要伴随着研读现象学 和皮尔士和荣格。
今天想着推荐扎哈维的主要作品。图一,他的最新著作,
“现象学”,Routledge出版社的“基本”丛书之一,这套丛书也许只有这一种是好的,图三,版权页。扎哈维最初的著...
人类使用的全部符号的集合是一个可数集,S;在有限人生中,一个人毕生表达的重要性感受是一个可数集,M;地球上存在过的全部生物的表达了的重要性感受的集合K,由三角形的对角线反证法可知,不是可数集——完全对应于有理数列的对角线法即可建构一个有理数列不同于已排各行的有理数列。
若甲和乙各自的毕生表达使用的符号是S的两个交集非空的子集,则他们之间是可交流的。在可交流的个体组成的群体内,重要性感受是可分...
这位长期研究“天才”的心理学家,虽然我多次介绍过他,Dean Keith Simonton,由于他对中国读者的重要性,实在应当有一个典雅的中文名字。在更典雅的名字出现之前,姑且音译,称他为“席梦顿”教授。这是很重要的科普作品,图一,标题是“具备哪些条件可成天才”,副标题是“关于你如何成为创造性天才的九项悖论贴士”。图二,目录,2018年出版,是他几十年研究的总结。
图一
图二
图三至图五,是同一插图分别...
前文标题是“ 中国教育困境”,未及探讨人类教育的通有困境。本文主题,实由读者的留言引出。二十年前,我在《高等教育研究》撰文探讨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哲学。十年前,由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我的《跨学科教育文集》,又由世纪文景出版社出版了《我的教育生涯》,其后,友人筹划编辑,出版了我的《青年对话录》(八种)。晚近六年,我与北京大学毕业的数百位朋友在“北大二代教育群”里继续探讨上列著述里的议题。博...
这是我对以往20年发表的智商与人格研究文献(详见《行为社会科学基本问题》)总结的图示,我特意违反这两大领域通常的数据结构,以年龄为横轴,纵向叠加智商与人格的两大要素曲线(粉红色和浅蓝色),形成一条随年龄演化的综合智力曲线(浅绿色)。关于人类创造性可分解为“发散性”和“判断力”的详细论证(参阅 汪丁丁“人类创造性的两大前提”,财新网2016年1月30日)。横轴上标出的五个特征年龄:15岁,是智商测验最准确的时...
以下是关于“后浪宣言”与一位老友的对话。
友:这篇文章很重要。文字上还是可以读懂的,但是内容和逻辑上非常难弄明白 。既然物理和经济学不一定依赖过去的知识,那么依赖什么来发展呢?或者你是想说,其实今人不如古人聪明,现在的知识看着这么庞大,都是依赖古人给我们堆积起来的,是这个理儿吧?
其次,你开头就在论述情志和性格命题,突然一下子转到天赋和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