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萨谬尔逊:让我告诉你,中国面临的大问题是什么吧。
假如你日益依赖于市场经济,那么将以各种的概率,倾向于日益增加的不平等。这是市场经济的实质。一些人努力工作,一些人走运,而另一些人则不那么走运,还有一些人比其他人受到更高的教育,等等。库兹涅兹曾经总结过,当经济发展的时候,收入不平等程度[例如以洛仑兹曲线或基尼系数描述的]会增加,然后,当经济发达起来以后,不平等开始降低。但是...
经济的长期发展,有据可查的三千年世界经济史,在历史的“局外人”视角下,表现出两大模式。其一称为“稳态”,以1800年人均GDP为1单位,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1850年,大致围绕1单位波动,史称“马尔萨斯陷阱”。另一模式称为“过渡态”,1850年以来,被纳入“全球资本主义”潮流的地区,人均收入迅速攀升至12单位。尚未被纳入这一世界潮流的地区,人均收入依旧围绕1单位波动。也因此,这一模式又称为“大分流”。
上述的三千年世...
写了上一篇短文(详见《 汪丁丁:历史,历史感,场景记忆》),朋友询问:“我们在何种程度上关心生活的意义,就在何种程度上关心历史;那请问丁丁老师,假设一个人所关心的一部分历史并不完全真实或者虚假,这个人的生活意义会有什么变化?”我记得老友陈嘉映十年前应邀在东北财经大学我主持的教育实验班讨论了这一主题。不过,我这篇短文的标题意味着,我尤其想要从柏格森生命哲学的角度讨论这一主题。在进入主题之前,我要...
这是我们经济学家常用的模型,“鲁滨逊荒岛”,即一个人的世界,我们用这一模型澄清各种抽象观念的日常语用涵义。例如,在一人世界里,“效率”重要,但“正义”不重要。那些特别不重要的感受,甚至从来就不会形成“观念”。又例如,在一人世界里,经典价值观的排序,首要的是“真”,然后才是“善”或者“美”。我沿用金岳霖的定义,逻辑的通,称为“通”。真正感的真,称为“真”。他说,倘若真与通不可兼得,他宁可求其真。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