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还有企业家吗?
我不试图隐瞒自己的见解:中国社会,在将近十年的官僚政治与经济管制之后,已经没有像样的企业家了。下面的报道,让我想到要发表这一迟早要发表的见解。 2001年我初到杭州讲课,那时,有机会去访问义乌的企业家,印象深刻,不过仍写了三篇随笔,试图提醒义乌人未来的危机。毕竟,义乌是在危机里了。但令人担忧的不是危机本身,而是企业家精神的消失,在中国社会的官僚化过程中几乎完全消失了。移民只不过是这“消失”的形式之一,...
这是一篇2008年JEBO的论文,“政治科层与政治怠工”。从中译标题几乎看不出任何现实意义。这是因为“政治”在汉语被严重污染,而且“怠工”并未传递这篇论文的主题——如何设计一套制度来防止官员“寻租行为”。不论如何,这是一篇晚近发表的论文,是“新政治经济学”研究班第二讲的一个脚注:
那么,这套制度的特征是什么?大致而言,我们可以将一切官吏划分为“天使”和“恶棍”两类。在官僚科层的较低层次时,天使官吏...两物相争,通常就有能容纳这类竞争的秩序。以人观之,任一秩序对任一人而言,有其特定价值。价值,小密尔定义为“感受到的重要性”(importance felt)。任一人,将他在此时此地的秩序之下感受到的全部重要性,依照他的感受予...
我的感概,写在标题里了,今年秋季行为经济学在北大的注册学生数目,到今天为止是385名。我知道周其仁比我更早意识到浙大的官僚化并在官僚化的课程安排方面获得了更令人惊讶的经历。下面是我那篇博客日记:
令人惊讶和不惊讶的事实 修正版
标签: 大学管理制度的官僚化 必修课的压力 学生的理性选择 资源浪费 什么样的知识更有价值
2007-05-11 07:19
借用这句话,“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换句话说,生活就...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就成为我国大学改革的根本问题之一。从文化素质教育的大力倡导到通识教育的制度探索,从杨叔子、张楚廷等教育家的个人努力到元培学院和复旦学院的制度安排,一路走来,变换的是教育的“面纱”,不变的是培养“全人”的教育追求。今天,我们需要的也许不是一个一贯的名称,而是一种持久的多主体参考、多角度探索的教...
与民间力量一起成长
□本刊学术顾问 汪丁丁/文
《财经》乃民间社会一株小草,它与民间力量一起成长。我们相信,只有民间力量的成长,能够有效地遏制大政府与大公司的垄断倾向。也是基于我们对民间力量的信任和对公共空间的渴求,多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地争取新闻自由,我们为公众对公共政策的知情权奋斗不息。
十年风雨,放到过去30年的背景中,不过弹指一挥间。
刚刚过去的30年,是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反动过程,故而,自由...
《财经》荐书2007年10月
汪丁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