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我在《财经》推荐南怀瑾《庄子諵哗》 今日重发建峰这篇评论文章
汪丁丁:南怀瑾《庄子喃哗》
南怀瑾先生这部作品,沉积二十载,经过诸多助手的仔细校订,堪称经典,上卷出版于2007年6月,我们等候月余,现在有了下卷。南先生素以低调处世,自青年时代开始修持释道,至九旬高龄,黑发渐多于白发,神韵与学养臻于纯净之境。读《庄子喃哗》下卷,令人不能掩卷。显然,南先生在此书内试图以佛学重新阐发庄子。若南先生的阐述令人信服,则读者自当明白,庄子成书的年代远早于佛学及禅宗传入中国...
南怀瑾先生这部作品,沉积二十载,经过诸多助手的仔细校订,堪称经典,上卷出版于2007年6月,我们等候月余,现在有了下卷。南先生素以低调处世,自青年时代开始修持释道,至九旬高龄,黑发渐多于白发,神韵与学养臻于纯净之境。读《庄子喃哗》下卷,令人不能掩卷。显然,南先生在此书内试图以佛学重新阐发庄子。若南先生的阐述令人信服,则读者自当明白,庄子成书的年代远早于佛学及禅宗传入中国...
我的新作,通常是在半年或一年前写好,交给杂志,等候发表。编辑因杂志风格而改变我的文稿标题,是常事。这篇文稿发表时的标题是“通才是怎样炼成的”,不是我的风格。但原文标题是什么,一时我也想不起来,于是修改了编辑的标题,以适合我自己的风格。我写这篇文稿,缘起于和马英举的一次谈话。他是我在北大的行为经济学课程助教,也是我多年前在浙大公开演讲时的数学系学生,多年后,他考入CCER,师从巫和懋研究博弈论和金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