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写了上一篇短文(详见《汪丁丁:历史,历史感,场景记忆》),朋友询问:“我们在何种程度上关心生活的意义,就在何种程度上关心历史;那请问丁丁老师,假设一个人所关心的一部分历史并不完全真实或者虚假,这个人的生活意义会有什么变化?”我记得老友陈嘉映十年前应邀在东北财经大学我主持的教育实验班讨论了这一主题。不过,我这篇短文的标题意味着,我尤其想要从柏格森生命哲学的角度讨论这一主题。在进入主题之前,我要抄录2018年7月26日我发布在微信朋友圈的文字:
 
  昨天读了这本书,两天前写到柏格森与爱因斯坦的那场世纪辩论,随后就遇到这本书,作者的文字足够吸引我,以致手不能释卷。爱因斯坦晚年孤独,人人皆知。我以为是他表妹辞世的后果,或许还有其它理由,但这位作者认为,与玻尔的晚年门庭若市相比,爱因斯坦之孤独,主因是科学家群体不再认为他关注人类的最新经验。他的主要竞争者和老友,尼尔斯-玻尔,始终保持着对新鲜经验的开放心态(我认为听过我讲解大五人格模型的同学们可立即想到他的“O”得分远高于爱因斯坦)。我继续阅读这本书,推测爱因斯坦的大五人格得分。至少两本传记的作者,将“固执”列为爱因斯坦性情当中最突出的一项。另一本,当然就是我前天推荐的,柏格森与爱因斯坦的那次辩论,1922年4月6日,书是2015年出版的,值得推荐你们检索这位作者,墨西哥本科物理学与工程学,哈佛大学科学史博士,目前在UIUC研究生院任职,看她的简历,已是“名满天下”的女性了,读她这本书,我好奇一位年轻的墨西哥女孩子,如何可掌握这样广泛的知识。继续介绍这里推荐的第一本书,标题很吸引人,“爱因斯坦的最大错误”,副标题是“一部传记”。好的,爱因斯坦年轻时就固执。惟其如此,他才不放弃初心呢。1903年已途穷末路,与第一任妻子的婚外孩子送给他人了,结婚之后生了一个儿子,大学教授们不写推荐信,于是只能靠大学同学的家族关系在瑞士的小城伯尔尼(甚至不是苏黎世)专利局求得一个三等科员的职务,他不得不接受,否则无收入养家。他申请的是二等科员,但科长不满意他的智力,只给他三等科员,收入太低,每周六天工作,八小时,与其他科员共用办公室,在科长监督之下,结束了日常工作,还剩下周日可以思考他的理论物理学,但周日图书馆休息。多么无奈,不顽强能有1905年的“物理学奇迹年”吗?人类完全可能再度扼杀一名天才,没有扼杀成功,只因为,他太固执!大学密友三位(其中一位是他妻子),都放弃了学术理想,回归普通人的生活。他那张照片,人人皆知,抱着新生儿,另一只手在五斗橱上写奇迹年发表的文稿,我很感谢物理学年鉴的编辑呢!这位年轻人发表了奇迹文稿(四篇当中当然是被称为“狭义相对论”的那篇最奇迹)之后,告诉妻子,很沮丧,因为整整两年,无人关注他的文章,作者实在很难引起关注嘛。直到,伟大的普朗克,1907年嘱咐学术助手到伯尔尼出差,顺便拜访“爱因斯坦教授”。呵呵,那场景,我建议你们直接读这本书,描写得太有戏剧感。那位助手到伯尔尼大学打听不到这位“教授”,辗转到了邮政局宿舍,又找到专利局(办公室在邮政局里),让门房传递消息给“爱因斯坦教授”,毕恭毕敬,他在传达室等候教授光临。但只进来一位腼腆的年轻人,他当然不予理睬,这种地方这种年轻人来来往往很多。年轻人回到楼上继续办公,可是,时间不理性呢,找他的人确实在等爱因斯坦,难道不是教授?对呀,于是第二次,那位年轻人走进来,他俩才正式见面了。这就是人类。我喜欢玻尔,主要理由是,我在浙大建立跨学科中心时,给潘云鹤校长写我的“中心长期研究纲要”,首选参考书就是商务印书馆名著里的玻尔文选,其中有两个核心观念,最与我相通:1)人类知识的统一性,2)知识互补性。啊哈,知识互补性,这是我在香港大学1995年发表于《经济研究》那篇文章的主题。人类本性难移,贪图享乐的猴子。故而,真理在神的视角下是“整全”(太一),在人的视角下,是互补性。不能不如此,理由是制度经济学的:1)人类没有适当的压力就不图进展;2)竞争的制度提供了足够强烈的激励迫使人们求发展,这当然因为,3)资源似乎永远稀缺;4)但是不能竞争太激烈,因为多数人的性情不如爱因斯坦这样固执,呵呵;5)有限理性的猴子们适度竞争的效应是:首先,真相,又译为“真理”,呈现为碎片,每位竞争者见到其中若干“片”,如果每位竞争者居然看到真理之整全,那就意味着竞争不够激烈!请你们自己琢磨我的这一基本原理。继续介绍第一本书作者的观点,爱因斯坦毕生最大错误,1915年,广义相对论发表之后,他又根据当时的实验修订了自己的方程,结果,数学公式显得复杂别扭不美,但能容纳当时的实验结论。好吧,没想到若干年之后,新的实验颠覆了以往的,爱因斯坦后悔了,他认为那次修订,是他的最大败笔,同时,发表了他以前的旧方程。自此,他拒绝看任何实验报告!!!作者认为这是爱因斯坦的最大错误,至少,你们看看玻尔,始终保持开放心态。当然,作者说,爱因斯坦的这一最大错误,可追溯至童年而且必须从他的童年开始叙述。听过我讲课的同学们立即明白,“大五”人格得分,至少在22岁至82岁之间不出现显著改变。顽固,我还是不能接受。不论如何,我要辩解的是,通神的人,不再是猴子。有许多这类经验,哪怕瞬间,你与更高的存在“合一”,于是感受到“太一”的召唤,毕生努力,不能放弃,表现为“固执”。也许爱因斯坦是对的,也许他应拒绝看玻尔苦口婆心劝他看看的量子物理实验报告。因为,我们至今也没有找到宇宙整全的公式,未来如果找到了,也许还是爱因斯坦的?我明白,量子现象也是我最喜欢关注的,但爱因斯坦未必犯了这一最大错误。
 
  回到主题。我想要论证的是这样一个柏格森命题:个体生命在每一时刻可以有许多凸显生命意义的方向,参阅图1,给定个体生命的全部历史,似乎只在最可能与他的生命形成强烈互补的方向上,他才获得足够的激情去凸显自己生命的意义。也许因此,爱因斯坦拒绝读玻尔希望他读的那篇报告。
 
  我们每一个人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他在若干关键时刻选择的那些足以让他迸发生命激情的凸显方向。躺在死床里回忆此生,那些虚度了的光阴,只因关键时刻迸发的生命激情而获得意义。
 
  历史感,我在上一篇文章介绍了,基于场景记忆,它是温暖的,典型如儿时守着火炉听外婆讲故事。注意,之所以称为“场景”记忆,因为当时的场景历历在目,那只猫在火炉左侧看着外婆手里的毛线团。对一个人有意义的历史,我特别要指出,不是教科书里的历史,而是由一连串私人生活的场景记忆构成的历史,以及,这一点最关键,以及与这一连串私人生活的场景记忆强烈互补的其它历史。故而,历史从来就是私人的,并且就上述意义而言,历史才是有意义的。我也许不关心“汪”姓的起源,上溯五百年,我的祖先留给我的遗传学影响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但是我仍追寻浙江“防风氏”的夏代起源,这是一种仅由“汪”这一文字维系的历史感。我关注中共党史,因为外婆与李大钊的关系。我相信外婆留下来的数百封家书内容可靠(因为完全没有必要造假),于是我至少关注与这些家书相关的历史人物,于是我至少关注与这些历史人物相关的历史资料,于是……。举一反三,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历史,与生命互补,在关键时刻迸发激情,从而不虚度此生的历史。
 
  只要你相信历史是你生命的互补延伸,你就不会轻易接受任何他者讲述的历史,你的心性只接受它愿意吸纳的历史。其实,史学家认为,并且历史心理学家也这样认为,历史是一连串故事(例如人类社会早期的“英雄史诗”或“神话”),它们的可信程度首先取决于讲故事的人的可信程度,其次取决于故事与你的生命激情互补的程度。人们当然可能接受不真实的历史(神话),也因此,隔长不短就有史学专著出版,旨在澄清被广泛认为是历史的神话。被誉为“今日世界第一号公共知识分子”的多伦多大学心理学教授,Jordan Peterson,2019年最受欢迎的演讲主题不是“人生十二法则”而是“圣经故事的心理涵义”。他提醒科学时代的听众,不要以为神话不真实。在深层心理分析的视角下,神话远比科学更真实。在理性时代之前的漫长时代里,人类生活在神话里。坎贝尔的名言:梦境是私人的神话;神话是公共的梦境。数百万年的公共梦境,让人类繁衍至今。只在科学时代,理性将神话归入梦境。于是,理性的人只好在梦境里与荣格描写的那位积累了数百万年人生经验的“集体无意识老人”相遇。
 
  当年,柏格森与爱因斯坦有过一场辩论,那时爱因斯坦访问法国,而柏格森的时间哲学几乎与爱因斯坦的针锋相对。百年之后,晚近出版的文献似乎更多支持柏格森的“创化论”时间观而不再盲从爱因斯坦的“物理学”时间观。看看图1,如果个体生命在这一时刻的抉择,让生命激情有了极大的迸发,在这一方向上的生命凸显,哪怕是一瞬间,却有永恒的影响,它是有限生命通达永恒世界的瞬间。那么,时间在这一瞬间的长度,当然不能是爱因斯坦物理学的,也许将来有了足可统一“量子理论”和“引力理论”的物理学,柏格森的这一瞬间等于彭罗斯空间里的永恒直线。
 
  在生命哲学视角下,个体生命体验的许多瞬间,不再是等度的。临终的回忆将呈现给你许多无聊的瞬间——它们全体带给你的回忆犹如等待星星闪耀的夜空,如果你曾经有勇气“凸显”生命激情,那些偶然降临的精彩瞬间才是闪耀的星星。在你之前是漫漫长夜,在你之后仍是漫漫长夜。
 
  图1. 丁丁2010年在第一代iPad上手绘的柏格森学说示意图,图内的英文注释是,“柏格森的时间”。图示,在过去与未来之间,是当下这一时刻。在生命路径的这一时刻,这一个体生命有许多可能的方向凸显自身。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阐释的这种凸显,对民国时期中国知识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话题:



0

推荐

汪丁丁

汪丁丁

592篇文章 25天前更新

数学学士(1981年),数学硕士(1984年),经济学博士(1990年)。但学位都是无用之物,如维特根斯坦所言,读完即可销毁。最近的工作: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和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长期坚持的工作:财新传媒学术顾问。教学及阅读领域:经济学思想史、制度分析基础、行为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与社会选择理论、演化社会理论——演化认识论与演化道德哲学。在公共领域内所持的矛盾态度:批判主流,关注思想,拒绝媒体。对任何学说及其说服者持温和的怀疑主义态度,这种态度不合逻辑,但真实,如Charlie Brown 一般真实。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