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11年03月01日 07:45

转贴张维迎访谈 ---权静是谁呢 ---我喜欢这篇访谈

虽然褪下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的身份和头衔,可是在各种论战场合,依旧可以看到张维迎活跃的身影和大胆尖锐的言论。也许从来没有哪一位学者能够引起媒体如此大范围的争论和褒贬不一的评价,但喜欢低调的张维迎却常常成为媒体青睐的焦点。2010年12月22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新一届的换届仪式,但是在新院长的名单上,已经找不到张维迎的名字。如同4年前接任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一样,四年后的今天,张维迎的卸任同样引起了轩然大波...

阅读全文>>
2011年02月25日 09:37

春季的经济学思想史研究班

春季的经济学思想史研究班

本周日开始第一讲,导论,时间和地点,写在侧栏自写文本里了。下面是第一讲心智地图,这里贴的可以有彩色,而复印发给同学们的没有彩色。

可见,第一讲的思路如果展开,就是奥地利学派视角下的宏观经济学。

下一篇:所以,房价不跌,否则,…

阅读全文>>
2011年02月16日 13:21

所以,房价不跌,否则,…

所以,房价不跌,否则… 

我不打算和大众赌预测,不过,接着货币问题的遐想,有一个推论,就是大众的理性选择问题。首先,货币超发的事实已经不需要讨论,只有官僚分子,而且是最希望逢迎上司的那种,才愚蠢到公开否认货币超发。其次,超发的货币数量是多少?没有人知道,也不必精确到万亿以下,就估计一下百分比即可,例如三年累计,一倍?保守了吧?就以保守的估计,物价在三年里涨幅有一倍?这里要运用米赛斯的奥地利学派货币理...

阅读全文>>
2011年02月06日 13:42

货币问题

接着“遐想”,货币问题,因为复杂,所以只能说是“遐想”。关于“货币”的定义,有许多谬误,我相信奥地利学派的货币理论,因为这一理论的逻辑是最彻底的(回到了康德的先验系统)。在今天的知识水平,我可以这样断言:我们之所以需要货币,归根结底只有一个理由:货币可以应付未来交易的不确定性。每一个人对自己生活中未来要发生的交易,有自己的主观判断,这是不可计算的,因为不确定性是奈特意义上的,它不是风险。货币降低不...

阅读全文>>
2011年01月30日 02:00

遐想

最近突尼斯和埃及的事变又让我想到了传统与现代这一对范畴。现代生活说到底是“方便”,这是克尔凯郭尔早年就觉察到了的。谁愿意为世人制造不方便呢?他发愿,说他愿意。方便,我以前在介绍戈尔那本书的标题时介绍过,英文涵义很深刻,翻译为汉语则很浅薄,但这也涉及传统与现代的双重性,无奈。方便,和不方便,只看不方便的英文语词,就有深意,仍以戈尔编写的那本书的标题为例:an inconvenient truth.此处两个关键词都只有无奈...

阅读全文>>
2011年01月13日 02:03

贴了第二篇才发现人家经理世界的编辑没有搞错 我贴早了一期

贴了第二篇才发现人家经理世界的编辑没有搞错 我贴早了一期

根据我的观察,周围的许多年轻家长不懂得梁漱溟早就阐述过的基于生命哲学的教育方法。我们的未来正走向毁灭,因为过分商业化的儿童早期教育和家长们自己教育的失败。这样,我计划写一系列早期教育的文章,从脑科学角度重申旧教育的正确方面和审理目前教育的可能不正确的方面。

 

脑科学视角下的儿童早期教育(之一)

汪丁丁

      今天,家长们普遍关注儿童的早期教育。遗憾的是,主要由于中国教育事业的过分商业化,其次由于幼...

阅读全文>>
2011年01月13日 01:43

沦落到一个月才发一篇日志 ---直觉与早期教养

这一个月在夏威夷写《行为经济学讲义》,快写完了,想到这里的朋友们,就来贴一篇文稿,是《IT经理世界》12月20日发表的,但篇幅或许限制,编辑修改之后,我不很满意,就将原文找出来了。

直觉与早期教养

汪丁丁

      上一篇文章以“直觉”这一概念收尾,却没有提供解释。直觉的西方理解是笛卡尔在《探究真理的指导原则》里定义过的:在例如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若我们的心智关注着某一命题的论证,于是我们会从它的前提到它的结...

阅读全文>>
2010年12月04日 15:24

为新世纪周刊撰写的新书推荐语

我通常等候新世纪周刊出版之后才发表我的文章,这一次不知道情况,因为我在夏威夷度假,但我估计已经出版了。下面贴出的,是12月、11月和10月的新书推荐,希望读者感受到这几篇文章表达的当代关注。中国怎么了?官僚政治病入膏肓了吗?官僚政治若与既得利益集团勾结在一起超过两代人的时间,就无法救治了。否则,它就还可能如西方社会的官僚化那样,还算不得无药可救。

 

新世纪周刊荐书2010年12月

汪丁丁

新经典阅读:

l  罗...

阅读全文>>
2010年11月09日 08:31

丁丁近作---教养何以缺失

教养何以缺失

我们之所以有分寸感,是因为每个人的右耳上方接近太阳穴的位置,及时形成了一个“公正旁观者的声音”,对我们的每一行为都有所评论。

作者:汪丁丁 发布于:2010-10-5 来自:IT经理世界

我们周围相当常见自闭症儿童——极少说话且恐惧社交,并且在大学校园里也相当常见患有社交恐惧症的高材生——儿童自闭症在青年时期的(有所缓解的)对应现象。何以如此?

总而言之,教养的最基础部分,形成于我们生命的早期,与...

阅读全文>>
2010年10月04日 12:54

丁丁---继续为企业界年轻人推荐好书 2010年9月《it经理世界》

凡是对生活和社会的基本问题有所关注的年轻人,都该追随自己心灵的诉求来阅读。作者:汪丁丁 发布于:2010-9-5 来自:IT经理世界 如果读者已经读了我在1月5日专栏推荐的四本书(附于文末),那么,请沿着人类和社会演化过程的视角,进入如下稍许深入的阅读: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 (赵月瑟译,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5月第1版) 大约在1895年,杜威受聘在芝加哥大学哲学系和心理学系任教。米德曾在哈佛大学与鲁一士研读黑格尔哲学,...

阅读全文>>
2010年09月25日 10:33

我的反谷歌声明

长期以来我一直支持谷歌,我喜欢谷歌的创造性和学术性。可惜,自从最近邮箱(免费的)8GB用满,9月15日开始升级(年费5美元)到20GB邮箱之后,我的信箱里每天充斥了许多色情垃圾邮件。删除工作实在太累,不删除,十分讨厌,如苍蝇般飞来飞去。于是,我试着建立自己的过滤器,结果发现,百分之百的垃圾邮件,不是来自国内而是来自香港,因为都是繁体字。这样,我开始质疑谷歌邮箱服务的正当性。我试图写信给谷歌管理者,但找不到任何...

阅读全文>>
2010年09月04日 09:53

为实验班教学找到我这篇文章---流萤穿过空庭

流萤穿过空庭

——拉姆齐生平略述

汪丁丁

1903年2月出生,1930年1月死亡,享年26岁,首先并且毕生都以哲

学家的眼睛看世界,他是维特根斯坦和罗素的在抽象思维方面无可匹

敌的朋友,他同时还是一位获得了凯恩斯和哈罗德极大尊重的经济学

家,一位被认为是在哥德尔之前对数学基础和数理逻辑有着卓而不群

思考的数学家,一位为求解一道难题而发明了至今仍吸引着数学家们

热情研究的“拉姆齐理论”但那道难题本身却被后来的数...

阅读全文>>
2010年08月29日 13:05

丁丁作品发表于2010年8月经理世界

教育是怎样变得危险起来的

应试教育与迅速官僚化的教育管理体制相结合,正危险地培养出数百万乃至数千万缺乏基本教养的大学生、硕士生和博士生。

作者:汪丁丁 发布于:2010-8-20 来自:IT经理世界

今天,多数人必须经历的教育过程大致被划分为三个阶段,依照教育场所的外在特征,其一是家庭,其二是学校,其三是社会——这第三个场所,我很难想到更合适的名称:在职教育?继续教育?工作单位?更恰当的划分,可依照教育的内在特...

阅读全文>>
2010年08月17日 08:32

祝贺并转贴读品第100期 梁捷的文字

梁捷的文字,大约三年前已日益成熟,现在读他这一篇,更觉感动。我们这一代读书人,围绕着梁漱溟所言的那两大问题读我们喜欢读的书。华芳和梁捷这一代读书人,我推测,其实仍是围绕着梁漱溟所言的那两大问题在读书。从创刊到第100期,《读品》实在还是婴儿呢,可是写读品的这些人却迅速地长大了。若以读品的年龄与人的年龄相比,大约是1年换14年吧。与萨缪尔森一样,我更相信时间是主观的。参与编写《读品》的人,相当于延长了自己...

阅读全文>>
2010年08月03日 16:11

为什么维护学术规范比不维护更好

写了上一篇日志之后不久,我知道汪晖早已返回北京,并就以他为核心的这一事件接受联合早报的专访,却没有发表任何可引发深入思考的见解。他是我的朋友,尽管我们之间存在许多重要差异。

我接着上一篇日志的思路继续写。学术规范,在汪晖事件的语境里,就是要求每一位严肃学者在撰写学术论文时,首先完成相关文献的综述。这当然也是我们这些博士导师(犹如我们当初完成自己的博士论文那样)在审查每一篇博士论文时所采取的最初视角...

阅读全文>>
2010年08月03日 08:44

为什么维护学术规范比不维护更好?

为什么维护学术规范比不维护更好?

汪丁丁

写了上一篇日志之后不久,我知道汪晖早已返回北京,并就以他为核心的这一事件接受联合早报的专访,却没有发表任何可引发深入思考的见解。他是我的朋友,尽管我们之间存在许多重要差异。

我接着上一篇日志的思路继续写。学术规范,在汪晖事件的语境里,就是要求每一位严肃学者在撰写学术论文时,首先完成相关文献的综述。这当然也是我们这些博士导师(犹如我们当初完成自己的博士论文那...

阅读全文>>
2010年07月25日 16:21

我关于汪晖事件的评论文章

原文稿标题“我们为什么要维护或不维护学术规范?”,发表时,编辑修改为“普遍的平庸”:

在“思想家淡出,学术家凸显” 的时代,官僚化潮流将使一个人或一个社会对重要性的任何感受能力消失殆尽。

 

作者:汪丁丁 发布于:2010-7-20 来自:IT经理世界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根据现代社会的平庸性质,李泽厚预言:思想家淡出,学术家凸显。本世纪的最初10年,权力的败坏不可避免地导致生活世界各领域的败坏,最后一个最高级的...

阅读全文>>
2010年07月10日 20:40

转贴邹光日志转贴的评论---汪晖事件

我会写一篇文章探讨学术规范问题。我认为我们对任何学术规范的价值判断,首先依赖于我们对生活中那些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的感受。规范的价值不是要压抑这样的感受,不是要让这样的感受枯竭。因此,比学术规范更重要的,其实是学术共同体,如果规范的维护有助于让学术共同体的成员们对具有重要性的问题有更敏锐的感受。

这个包庇着汪晖的学术界2010-06-17 23:02你今天应该看到了这个包庇着汪晖的学术界的厚黑了!这样的白纸黑字,这...

阅读全文>>
2010年07月08日 09:01

一个人的成长

由于齐齐尔尼斯基命题或诺瓦克三分之一定律以及阿伦特平庸之恶这类基于真实体验的命题的影响,最近我的思绪一再返回多年前关于教育的一些今天尤感重要的感受。首先是:一个人的成长,不是一个人的成长而是一群人的成长。如果不存在一群人的成长,那么一个人必须经历扭曲才可成长。其次是:经历扭曲的成长是中国教育的常态,自然而然的成长是古代教育的理想。人类技术进步的代价是伴随技术的不自然情感的发展,例如都市生活的陌生感。第三,也最难想清楚:常识是怎样形成的?虽然,我十年前专为舒尔茨的基于常识的二次建构(知识论)写了探讨文章,并将舒尔茨这一原理列入跨学科教育的基本原理之一。

下一篇:转贴 薄熙来发言

阅读全文>>
2010年07月01日 04:54

转贴 薄熙来发言

薄熙来在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上作主题报告:抓好10件大事,切实改善民生

在24至25日召开的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上,专题研究了民生工作,并审议通过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做好当前民生工作的决定》。市委书记薄熙来在会上做了主题报告,提出未来两年半,本届市委要切实抓好10件民生大事。

视频:重庆市委召开三届七次全会研究民生工作

改善民生是我们共产党始终如一的奋斗目标,而且卓有成效,前无古人

薄熙来说,改善民生是我们共...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