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10月17日

纳指继续探底,所谓“探”底,就是无人知道底在何处,故多次下探多次反弹,持续足够长久以致多数人不再有信心(被市场搞到不能再尴尬的境地)。我仍认为应随时准备抄底,每次投入不超过三分之一的现金。我推测不少机构也是这样认为的,反正纳指在8000点位有心理支持,那时反弹幅度可能超过两千点,机构很快就可抛售手里的股票。更何况,大多数机构都采取更稳妥的“套期保值”策略,手里永远持有股票,只需要根据市场行情买足够多的看跌期权。我上个世纪的策略是,凡是我看好的股票,我就在远高于水面的价位卖出那只股票的看跌期权,1999年市场疯狂,我印象深刻的一次,前一天卖出雅虎的期权,第二天这只股票暴涨,所以我卖的期权立即变为废纸。卖看跌期权不需要承担“无限风险”,但账户里永远要有足够多的现金。不过,你卖期权当然就有现金收入,真正的考验是市场从巅峰暴跌的时候,我喜欢的那些股票就当真变成了我拥有的,而且继续下跌。

备课,第一讲,需要解释“代群效应”,而百度百科这一词条可怜得令人难堪,于是我找到一本纪实文学,《张医生与王医生》,2021年出版,准备推荐给学员们读。这两位主角分别于1970年和1971年出生于沈阳,与这本书的第一作者伊险峰(就是《第一财经周刊》的创始人兼总编辑)在沈阳大东区的第六中学是同学。伊险峰不愧是资深新闻人,文风与葛亮的很像,老和尚谈前朝旧事,也难怪我认为“75后”的文风以葛亮的作品为代表。百度百科“伊险峰”词条。我很喜欢这本书的“序言”,作者李海鹏,似乎也是与沈阳关系密切的人。我喜欢他这篇序言的开篇,用红色标亮了那句话。它似乎来自法国学派,例如福柯,那些法国人认为“文明”就是对身体与心性的“规训”。或者,马克思的评论,资本主义的每一次进步同时也是一次退步。现在可以增加李海鹏的这句话,成熟也就是精神腐败的过程。我从张医生的爷爷开始贴,充分表明作者的文风。伊险峰 2021《张医生与王医生》第六章,对我而言很精彩,是张晓刚(沈阳军区总院的脑外科主任医师)的门诊实录,伊险峰毕竟是记者,前几章有不少冗长的文 字,勉强可读。这一章,前面的部分也可略去。我从张晓刚的门诊实录开始贴,脑科学在沈阳带着东北口音,十分亲切,而且,我也跟着学了一些临床症状的沈阳口语描述,我觉着,脑科学术语很多,患者未必搞得清,没想到,张晓刚与患者的对话,由于东北话节省了许多汉字,远比我在杭州的医院听到的医患对话更有效率。

听书很慢,百忙之中,也只能贴到这里。其余的两图,以及后面的截图,取自另外两本书,都是休闲书。2021年出版的《遗骨档案》,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学法医人类学专业的研究生,李衍蒨,经历丰富,在国外留学时期,满世界实习,因为法医人类学家研究的遗骨,大多在战争或瘟疫之后才有。李衍蒨的文风,是香港式的,很难概括,我在那里生活了多年之后也还是不习惯阅读香港文学作品。总之,根据李衍蒨的描述,法医人类学家的职能是对战争或瘟疫的遗骨进行人道主义安慰,替它们发声。

另一本很著名,称为“日本文学之魂”,写成于1010年的《源氏物语》,这里贴的,是2012年的中译本。关键是,在2000年之后完成的“源氏物语绘卷复原工程”,大放异彩。绘卷的原图,经历千年,仍可见画风之奇诡,绝不同于中国的例如宋画。

今天推送到我信箱里的《科学美国人》简报,头条“The US Just Lost 26 Years' Worth of Progress on Life Expectancy”(美国零岁儿童期望寿命刚刚降至二十六年前),从78.8岁降至76.1岁,确认了我以前写在财新博客里的消息。要知道,男人与女人的期望寿命通常相差五年或更多,所以,现在美国男性的期望寿命只剩下71岁了。人口学家计算期望寿命的方法,要假设“稳态人口”,于是可将目前活着的人划分为年龄组,计算每一年龄组存活到下一年龄组的条件概率,根据“稳态人口”假设,这一空间序列的样本可转为时间序列的样本,即现在零岁儿童存活到例如九十九岁的概率。其实,美国人口根本也不是稳态人口,不过,就我所知(东西方中心人口研究所当年发给我的全额奖学金附带了一项要求——必须修满一个人口学硕士的学分),没有其它的计算方法。源氏物语留存至今的本子,最后就是第五十四回,“梦浮桥”。第四回,“夕颜”。第五回,“紫儿”。虽说深受唐代影响,却有典型的日本审美风格,文学史称为“物哀”,却又不仅如此,还有强烈的鬼魂意识,完全不像《红楼梦》。日本的平安时代,各地的鬼魂风靡京都,紫式部(源氏物语的女性作者),又称“紫姬”,也是与源氏有密切关系的女性之一,她的文字富于神秘情调,绘卷,也富于神秘情调,此处,帷幔也莫名地飘动起来。最后三图取自央视新闻,看看宋平,一百零五岁,正在读文件。曾庆红也毫不显老,八十三岁了。温与胡,都是八十岁的人。

许多营养学的书,许多药食同源的建议,许多日常保健的诀窍,……这样许多的许多,还随着年份改变思路,最终还是要有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请先想象一张无垠的因果关系之网,古往今来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里面,无始无终。于是,没有人可能确认任何单独的因果链条,因为当他认为A导致B的时候,很可能B导致C,并且C导致X,然后X导致A。这是“网络因果”的本义,唯此,才显出我的“生物经济学基本命题”的意义。每一个人只能依靠自己的重要性感受,一种直觉判断,感知因果之网的无数可能链条当中对自己身体最重要的链条。医学或任何科学,都无法提供建议,甚至也不应提供建议。个性化的养生习惯,只能依靠每一个人自己的重要性感受,这是一种“企业家能力”,每一个人都有,只不过可能没有被激活。医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研究对象称为“病”。如果病原体是外在的 ——病毒、细菌、原虫,那么,实验医学迟早能够找到它,并设法阻止它蔓延。 随着人类期望寿命的增加,随着“流行病迁移”,人的病因也从外在的转变为内在的。例如,许多内在的病,源自肠道菌群,而肠道菌群是完全个性化的。在因果之网里,每一个人的肠道菌群不仅依赖于他的基因网络而且依赖于他的食物网络,后者又依赖于他在因果之网里的重要性感受。中医讲的脾,运化五谷,却不讲五谷被运化之后的结果,西医接着讲,脾是体内最大的淋巴细胞库。可见,运化五谷入免疫系统——中医所谓“气血”后天之本。脾胃互为表里,意思是食物与免疫互为表里。

 

10月18日 

在玉兴微信群留言:农产品的利润空间肯定随着老龄化而逐渐增加,发达国家的现状就是中国未来的状况,中国可能更迅速进入老龄化高峰时期,否则二十大不会急于建构鼓励生育的政策体系。但是,生育行为的第一要素是母亲的受教育程度,与生育意愿成显著的反比关系。所以,政策鼓励很可能无效。许多互联网公司经营农业,成功的却极少。因为现代农业是高科技产业,需要培养长期基础研究团队。我多年观察农夫山泉的“17.5度橙”与褚时健的“褚橙”,后者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缺乏农业基础研究团队,而农夫山泉有阵容可观的研究院。现在的 互联网“农业模式”,只能依靠散漫的农户,可是互联网集结的需求流量缺乏稳定性,很容易产生“蛛网循环”,长期而言损害农业。还是毛泽东那句话,“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或许还有“五常大米”的案例。农产品利润越高,就越应培育高端市场而不是低价竞争的低端市场。也只有高端市场,才可养活基础研究团队。求解这些问题,不是互联网公司的优势所在。互联网越来越不是万灵药,不论“世纪末”一代选择怎样的生活。我在东京写书的那些年里,非常认真地观察楼下的超市。那里的每一种水果、蔬 菜、海鲜,总称“生鲜”,每一款生鲜,都有一张纸板,上面写着每日送货的时间,不时不食,不鲜不食,我们要求真正“树熟”的水果,那就要每天下午两点至三点到这家超市来买,因为那时货车抵达超市。试想在中国能有这样的物流管理吗?我认为十年以后都很难有。那么,互联网公司如何建立这样的物流体系?诸如“菜鸟”?诸如“每日生鲜”?我感觉,在杭州生活,真正的生鲜,到我家的距离,比在北京近许多。北京不仅是菜农距离远,而且有政府的层层管理。李老师的理想就是有自家的菜园和水果树,可能需要雇工来料理。总之,后现代的生活方式,食物是个性化的,是近距离的。互联网不应帮助我们远离大自然,这是互联网在后现代社会必须解决的问题。玉兴答复:美好的田园生活是我向往的,但室内无土栽培和合成生物制造粮食或营养成分的趋势挡不住……。

诸友当中,也有几位与我同感,认为这本书(《张医生与王医生》)写得“一般般”。好吧。不过,我既然开卷了,就总要浏览一遍,这是我的习惯。而且常常有益,例如,这一章,这一 段描写,就显出张晓刚的行为模式,是很典型的“高智商”模式,而伊险峰的评论,也充分表明他是资深记者。至少在我熟悉的舒立新闻团队里,记者必须保持批判性视角。

行为模式,因人而异,取决于重要性感受。荣格反对临床心理医师们直接运用他讲解的那些名词或术语,荣格在许多场合,尤其是后期,1935年在伦敦的Tavistock讲座,他说任何概念都应服务于临床经验,他自己的概念表述也很难描述他自己的临床经验,故而,他不希望因为“概念”而引发听众更多的混乱,他甚至希望听众不要信任他的那些概念。荣格的经验是,每一个人的心理结构都是独特的,就像天上飘过的每一片云都是独特的那样,我固然可以说那是一片云,但我却不相信你从我说的那是一片云就感受到我感受到的那片云的独特性。这是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一个主题,从这一主题,邓晓芒引出了他的博士论文(《思辨的张力》)。黑格尔的意思是,语言颠覆真实感受。阿伦特之所以重要,因为她有能力将新鲜经验注入人们习惯了的语言之内于是唤醒人们感受新鲜经验。

按照陈嘉映的见解,读纸本书,是主体性最强的阅读,悠闲,读者与作者之间有某种亲切感。我断舍离的那些年,将主要藏书送给两家教育机构,后来,杭州家里又有十箱书,寄给杭州一位朋友,他只喜欢读纸本书。但我已习惯于将书籍视为我思维的工具,而不是审美感受的来源。故而,我只收集电子版,尤其是可检索的电子版,例如最新版的解剖学手册或胚胎学手册,或任何大型国学工具书,只要可检索,我就可以利用这类工具书。我写一篇哪怕是“新知录”这样的短文,也要随时检索几十种工具书,从荣格到电子电路手册。简单地说,我认为没有人可能为写一篇短文,一边写一边浏览查阅几十本工具书,何况,我的“工具书”文件夹已经占用了100GB以上的存储,那里面大部分电子版都是可检索的。此外,我使用微信是晚近的事,我记得是2013年开始的。大约在2018年,我注意到我参加的几百个微信群积累的信息可替代而且常常超越百度百科。目前,我的iPad是1T的,其中微信占用至少100G的存储。虽然,几百个微信群都被我设置为“消息不打扰”,但检索信息的时候,这些微信群里的发言和文章都进入检索范围。在跨学科教育实验中,我观察学生们最缺乏的技能,不是知识能力,而是检索知识的能力。检索任何主题,一群学生,各自用什么样的关键词,足可考核他们各自的学术判断力。奇点降临,库兹韦尔预测在2030年或更早,现在看来,他可能太乐观。医学也如此,免疫疗法的真正困难在于任何靶向药物都必须与免疫系统博弈,是博弈而不是单向施药。类似的难题,也适用于基因疗法。库兹韦尔的预测,上世纪之所以准确率奇高,因为他的调查主要根据他对电子技术领域(包括人工智能)的专家访谈。可是,“奇点”远比他当初设想的更遥远,人类水平的人工智能需要的是判断力而不是运算力和大数据。碳基智能的判断力,与情感生活密切相关。可是我们还不知道如何让硅基智能有情感生活。我听了科赫2017年12月在“意识大会”上的发言,量子计算机可能有爱与恨,不过,那样定义的爱与恨,实在太可笑了。图书馆或任何咨询设备,在例如五十年之后的样式,应当适应那时的人类生活方式,假如奇点那时已降临,那么,人类主要从事创造性工作,而创造性思维的两大前提是发散性和判断力。那时的硅基智能几乎不可能具有碳基智能这样的判断力,所以,它们很可能仍然只是帮助我们发散性思维,就像现在一样。我认真考虑过库兹韦尔设想的新生儿脑内植入互联网芯片这样的方法,我认为现在看不到任何现实可行的方向,脑机接口仅停留在头颅表面,任何芯片植入脑区的实验,都很可笑,真正的困难就在于,例如,今天发给我的IEEE通讯,嗅觉芯片,实验了将近二十年,仍无法实现哪怕几种气味的电子辨识,也无法成功植入脑内,因为,这是今天这篇长文写的,因为专家们发现大脑处理嗅泡发出来的信息,采取了“分布式”的计算方法。这就意味着必须让芯片与全脑连接,这是不可能的。

 

10月19日

陈丽来信。老师:来交作业了。《演化与创新》全书音频合计60个,文件题目是《演化与创新》音频(60节)。本着逐字逐句遵照原文的朗读原则。需要说明的是:1、您建议的是每一段音频尽量在15分钟左右,其中有几个却已经是30分钟过长,原因是这几个是附录文,我考虑到因为是一个主题一篇,读到兴致盎然,就没有截断,也许我的这种重要性感受也会有同学同情共感;2、正文里英语原文的引述我没有朗读出来,主要原因是我对自己英语的发音信心不足,如果以后您希望英语原文也原汁原味朗读出来,我再加强练习;3、正文中的引图下注没有单独朗读出来,考虑到正文对引用图的讲解衔接足够充分,不朗读图下注明应该不会引起理解障碍;但是在附录里如果图注会影响理解的连贯性,就把图注朗读出来了。这本书的音频本来是答应6月就读出来,我当时在香港和四川的隔离期间试过,完全不能进入状况;现在法国安静很多,起初还是不行,我对研究汇报性的专业词语感觉无从朗读,于是我在朗读完《经济学思想史进阶讲义》后开始尝试朗读《行为经济学讲义》,终于能因此自然过渡到《演化与创新》,此一过程仿佛是远远跟在您的后面从遥远的远古洞穴甚至更早的三叶虫时代漂移到了无限的太空。涌现秩序于我,应该是继续读书再读书,感谢有您在前方!备受感动的还有您和布坎南教授的应答信,“谦虚的天才”可惜被用于给达尔文了,否则这也是我在你身上学到的更多的基于情感的无价知识。因为不是专业朗读人士,朗读的发音不标准抑或有口误,我请另一位同事全部检查了一遍后修正了一部分,估计还是有遗漏之处,也请您和听的同学们谅解,听到声音和文字的撞击处,确定是人类情感不是人工智能呢。

您的学生 陈丽,2022年10月18日。

森冈孝二,2005,米彦军2019年中译本,《过劳时代》。这本书的日文版是2005年出版的,2019年中译本,它的现象描述确实引我思考,两百年来,雇佣劳动每日工作时间也许曾被限制在八小时,但似乎从未实现过,至少,从1990年代以来在各国都开始延长每日工作时间。森冈孝二教授在为中译本写了这篇序言之后就发病辞世了,杨河清教授的推荐序。森冈孝二的观察是,信息发达的时代,有四种理由导致每日劳动时间的大幅度延长。我认为还需要探讨这些主动过度劳动者的心理模式,而不能仅仅沿袭马克思主义的“资本剥削劳动”理论(但我认为马克思的学说在这一领域绝不过时)。其实是这本书的核心内容。森冈孝二的讨论,很切近信息发达社会的要害问题,尤其是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一个人的内在时钟都被调快了,“时间就是金钱”,深圳当初敢为天下先,也应首先尝到这一口号的后果。关于“内在时间”与“外在时间”,是萨缪尔森文集的某一卷的某一篇短文的主题,给我印象深刻,所以至今仍记得他的描写,他说,天才人物早夭,因为他们的内在时钟远比常人快,例如伽罗华,匆忙走过人世间,留下一些伟大成果。当然,在这方面,荣格的描述更深刻,他说,伟大的艺术家和诗人,是被他们的作品创造出来的人,例如,浮士德创造了歌德这个人,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创造了尼采这个人。因为,荣格说,浮士德和查拉图斯特拉是深藏于全体德国人内心的形象,这些形象攫住了歌德和尼采,督促他们表达出来并为了这样的表达而活着,然后才倒下死去。现在,全世界每一个人,只要感受到移动互联网的吸引力,就都可能被吸入它的漩涡,内在时钟也就加快了,它犹如一个汲取人类时间的黑洞,它让一切时间向着核心旋转。任何人,只要越过了那条无可逃逸的界限,就只能加速沉入黑洞的底部。例如,我浏览每天送到我信箱里目不暇接的关于科技新进展的报道,常有力不从心之感,虽然我汲取新知的能力似乎远超与我同龄的绝大多数人。对我这样的人而言,“时间就是金钱”应当改写为“金钱买不到时间”。例如,我阅读每天送到信箱里的科技进展,无非是运用我的判断力,对每一领域的核心议题发表一番评论,我为自己确立的标准是不对同类议题发表两次评论,这样才可训练更高超的学术判断力。投入很大,因为每一个议题都要求我浏览几乎全部可以找到的相关文献,而“全部可以找到的”,在这样一个时代意味着高强度脑力活动。也因此,这本书才引发我的思考。

 

10月20日

找来源氏物语的三个中译本,台湾林文月的译本,虽然晚于丰子恺,却没有人物关系表,插图也是俗艳的。大陆版,丰子恺的译本,文字远超林文月的,而且有脚注,充分表现译者对这部作品的尊重,此外,丰子恺提供了人物关系表。我推荐的2012年版中译本,有著名的国宝《源氏物语手卷》以及更精彩的国宝《源氏物语手卷复原图》(展出于2010年纪念源氏物语千年),译文及脚注,还有人物关系表,沿袭了丰子恺的译本。此外,林文月的译本有不少错误,例如,大纳言,她译为“大纲言”,我这里有平安时代日本官职的名单截图,应当是“大纳言”,其次是“中纳言”和“少纳言”。位居大纳言的官员,平安时代大约有五位,后来有所增加,他们不需要向上申请即可处理日常事务。这两天李老师在楼下日本超市买到北海道的“大纳言”红豆,特点是豆大,以及价格很贵(大约是北海道红小豆的两倍),半斤,10美元。李老师用这款红豆炮制的粗沙,然后炮制北京人喜欢的那种红豆沙炸糕,呵呵,就是白色的那两个,黄色的是南瓜糯米粉的,今晨李老师用平底锅煎了两只大纳言红豆沙北京炸糕,绝味,绝味呀!做出来的时候,我要求吃一小碗,品鉴日本美味,必须尽量保持纯粹,这是“日本食圣”,北大路鲁山人的习惯。果然,这款红豆位居“大纳言”,无出其右。说实话,红豆的味儿,诸友是否还有印象?我觉着很值得反思,因为,我明白,国内的绿豆,炮制成的样子,品鉴时,很容易感受绿豆的味儿。但国内的红豆,我却不记得有红豆的味儿。最近我推荐了那本2020年出版的牛津极简导论《嗅觉》,为确认我在《行为经济学讲义》里写的嗅觉是否不需要修订,就检索下载了最近十年嗅觉的研究文献,我很高兴,不需要修订我2011年出版的那本讲义。嗅觉在我而言是护身符,因为我毕生有超常的嗅觉。一个人若喜欢美食,在中国社会,很容易被那些复杂的菜肴伤害,除非有超常的嗅觉。不仅如此,你还要找到合适的表达,否则值班经理不会同意你对“问题菜肴”的批评。北京当代商城鼎泰丰的一则小传奇是,某日,我依旧坐在我常坐的小圆桌东侧位置,李老师依惯例点我们喜欢的几样菜,有两位朋友在场。前菜端来,每一次路过我面前,我的鼻子就要嗅,它自动嗅,不怪我。鼎泰丰的熏鱼,它嗅出有些奇怪,我于是问服务员熏鱼是否今天早晨做的,她当然回答是,这是训练出来的回答。鼎泰丰厨房必须每天早晨现做,熏鱼才最富于汁液,口感也最好。隔日的,从冰箱里拿来,某些部位(腮下和尾巴)就会感觉干燥,如炸老的鱼头那样。好在我们是常客,每一班的经理都对我们很照顾,餐饮总监也常询问我们对菜肴尤其是新菜的意见。总之,换了一盘熏鱼,品质立即提高。还有一次,从我面前端过去一碗餐后甜点,通常是经理赠送的,可是我的鼻子不懂人情事故,它嗅出一丝馊味儿。我立即询问,经理嗅不出这一丝馊味儿,但她相信我的鼻子并且相信我对食物最为真诚,于是端给当班的厨师长,询问一番,厨房来答复:这次的红豆沙确实是昨晚做的,冰箱恰好有些问题。嗯,这就是我这只大鼻子的贡献。我认为嗅觉似乎很难发现海鲜的问题,也许因为不在海边成长的缘故。我刚到大连办学的时候,被朋友拉去见她的一位老领导,当时他是市长,请客,大闸蟹端来,每人一只,我看到大闸蟹的样子就觉着不新鲜,但鼻子似乎失灵了。晚餐之后,在酒店里整夜呕吐,伤了元气。还有一次,某院长带几位老师一起请我们吃海鲜,那家菜馆的“海胆”是大脸盘端上来的,看上去新鲜,海胆黄就在上面,小勺可以挖出来吃。那次吃完,在酒店里呕吐整夜,又伤了元气。大连朋友们说,海边的人,海鲜必须不新鲜,否则还不吃呢,例如“鲅鱼”饺子,例如“虾酱”沾烤窝窝头。总之,嗅觉也是一方水土养着一方嗅觉。我不适合在海边生活,夏威夷也不是久留之地。巫和懋私信:看到丁丁的朋友圈提到林文月。我知道的林文月是台灣人,連橫是她外公,在台灣有文名,曾任台灣大學中文系教授。我答复:是是。不晓得这位翻译《源氏物语》的是否同一人。台湾的林文月教授是美食爱好者,有一本菜谱在我妻子书柜里。随后,我认真检索“林文月”,不仅确认《源氏物语》的译者是台大中文系教授林文月,而且我发现林文月教授写的散文,文笔很好。

诸友可以下载《演化与创新》的音频,课前预习。录制这本讲义很难,陈丽是DPS2017级学员,你们也许听说过国发院有DPS博士班,也许没有听说过,无所谓。陈丽很勤勉,她在法国,但认真朗读我的几部讲义,由我认可,她最近录制了这套讲义,就是你们的试读本,也许你们还没有拿到试读本,那就试着先听陈丽的朗读也好。请诸友自己保存着,不可外传,因为出版社说,录制音频现在是“灰色地带”,用于教学,不能用于喜马拉雅。

我第二次推荐这本书,Joshua S Loomis 2018 Epidemics --- The Impact of Germs and Their Power Over Humanity,标题直译,“传染病——细菌的冲击以及它们对人类的权力”,中译本是2021年的,书名是“传染病与人类历史”。我反复听这本书,因为必须反复听才可记住重要的内容。我反复听这本书的时候想到,科普著作应当划分为两大类,其一是“科普”,其二是“高级科普”。这本书是高级科普,这位作者似乎只写了这一本书。我这里有他的简历,截止于2018年,他仍是该校生物学“助理教授”。虽然,他这本书是高级科普,值得我反复听。读者需要具备世界史或欧洲史的知识,还要熟悉医学或至少微生物学的基本常识,诸如病毒、细菌、原虫,以及它们进入人体的各种途径,以及引发的各种感染。关键是,听书的时候,引发我许多方向的思维,非常丰富。也许,对其他读者而言,它并不是高级科普。细胞结构示意图,取自2022年第12版《人体解剖学与生理学》,cell structure Elaine N Marieb and Katja N Hoehn 2022 Human Anatomy & Physiology 12th ed,就在这张图出现之前,我很难找到一目了然的细胞结构示意图,这是因为,细胞内部的各类结构之间尺寸差异太大,最小的结构与细胞本身相差一万倍,相当于一张图里既有“地球”和“月亮”又有银河系以及遥远星系。毕竟是今年新版,这张图的细致程度远超我的新书《演化与创新》里相关的插图,尤其那些核糖体的样子,惹人喜欢。也是第二次推荐而且第三次提及,Matthew Cobb 2020 Smell ---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牛津极简导论2020年《嗅觉》,译林出版社这一系列的中译名是“牛津通识系列”。嗅觉,以及其它许多脑结构,是多巴胺敏的,也就是说,它们导致“快乐”的感觉,取自2021年第4版《奈特神经图册》fig 13-36B 2021 Netter's Atlas of Neuroscience 4th ed,浅绿色的脑区都是多巴胺敏的。嗅泡和嗅脑的位置,尤其是嗅脑与海马旁回的关系,让我们能够理解“长新冠”患者为何嗅觉消失并且短期记忆力迅速下降,这是因为“内嗅脑”的已知功能包括将短期记忆转存入长期记忆(齿回与海马回),所谓“脑雾”。另一本好书,Ross Collins 2022 Chocolate --- A Cultural Encyclopedia,2022年出版,标题直译,“巧克力——一部文化百科”。取自这本书,最早倡导茶叶巧克力与咖啡之健康意义的比利时医生 Cornelis Bontekoe 1640-1685,每一位喜欢巧克力的朋友都应记住这张图。

二十世纪初叶可可豆的主要产地,“圣多美与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国”,这套邮票,截图取自那本2022年的《巧克力文化百科》,关键是,这个小国家,二十多万人口,西非或中非的外海,两个小岛,汉语译名,在百度百科里没有,在维基百科里出现了,也许因为这是一个顽固的政权,在1997-2016期间与台湾保持外交关系。不过,因为巧克力的缘故,我恰好读了这本书。可可豆的产量远低于咖啡豆,因为可可树的养殖条件远比咖啡树更苛刻,至今难以推广。这是一只最佳可可果,大约包含50粒可可豆,这个品种就是巧克力王国最著名的品种criollo,年产量极低,在全球的可可豆产量当中,只有不到5%是这一品种,更要命的是,这个品种的产量几乎完全被一家巧克力品牌垄断,那个品牌,我前些天在楼下的Neiman Marcus顶楼甜品柜台见到了,可能因为是“万圣节”的月份。我犹豫着,没有买,因为考虑到这种巧克力使用100%的criollo,陈列在本地最高档的这家店(我听店员说 Neiman Marcus 在美国其它城市的门店统统关闭只剩下夏威夷这一家),这家店里原本顾客稀少,尽管门外熙熙攘攘,我担心这种巧克力在这里放到过期为止也卖不掉。过期的巧克力有一种难以忍受的味道,北京人称之为“薧”(别怪我找了这样一个字)。巧克力和咖啡一样,保鲜期不超过三个月。农夫山泉的钟睒睒更苛刻,他认为咖啡豆通常只保鲜三个星期,从烘焙开始。我在夏威夷生活了二十年,被这里的科纳咖啡惯坏了,我希望李老师在家里每天早晨现磨烘焙好的科纳咖啡豆,最好是买回来青豆自己在锅里烘焙。不过,我那时年轻,不懂事。与嗅觉密切相关的还有北海道的奶酪,浓烈的鲜奶味儿,也是前天在楼下日本超市新到的货,10美元,6小片,啊哈,不要嫌贵,咱们这儿是夏威夷。几种北海道奶酪,不过,我冰箱里的这款最优秀。北海道的其它小点心,都是国内诸友喜欢的,尤其是札幌农学校的饼干,在北京的时候,每次李老师在京东商城下单之后,等来的都是许多碎片饼干,运输这种饼干太难了。即便如此,李老师仍多次下单,直到某一次,断货了。比较常见,楼下日本店就从来不会断货。我当学生的时候,每次到这家商场都会买一盒,我记得这一小块是2美元,永远有葡萄干。诱人,上海的店铺,北海道小樽市的小樽洋果子铺,经理为上海手书的“龙”招牌。小樽洋果子铺的名品,双层奶酪蛋糕,据说排长队也未必能买到,是限量版。上海人应当很幸福,如果品鉴了这款正宗的北海道蛋糕。注意,鼻子不通气,不要来品鉴这款蛋糕。因为没有嗅觉的帮助,人类的舌头,可怜的味蕾只能辨认四种味道(甘酸苦咸),必须借助口腔上颌的嗅黏膜才可以感受北海道鲜奶的味道。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一群学生组织的“燕巧工坊”,于2020年出版的《巧克力简史》,可可果实,可可果实内部的浆果,以及可可果的加工程序。Paul A Young 2022 The Joy of Chocolate --- Recipes and Stories from the Wonderful World of the Cacao Bean coverpage,2022年出版的,标题是“巧克力的欢愉——可可豆奇妙世界里的故事与菜单”。可可树的生长条件,赤道附近不过10纬度的窄带,最初在中南美,后来在西非和印尼,热带雨林气候。可可树很高,平均五米以上,可可果直接长在树干上,青果与熟了的黄色和橙色果实,甚至花朵,可以同时在同一颗树上出现。也因此,至今,可可果必须人工采摘,是目前最劳动密集型的种植业。Criollo品种介绍。Forastero,另一品种的介绍。此外还有这两大品种在特立尼达岛上的杂交品种。根据《巧克力文化史》附带的巧克力年表,2008年,Criollo的DNA首次测序完成。

还应推荐这本书,这是岩波新书的一种,1997年日文版,2019年中译本。就日文版而言,已经很新了,因为作者写“日本的诞生”,迟至1997年还要写这一题目,肯定有他的理由。读的时候,我建议按照我贴图的顺序,而不能按照日文版中译本的顺序,否则将浪费许多时间。我从“今后的课题”开始贴,对中国读者很关键。然后是附录的第一页,这是作者开篇就提出来的问题,贯串始终,直到“后记”。所以,必须读译注“和”或“倭”,然后才可继续,“日本和天皇”,这是原著者的“后记”,寓意很深。傣族人原本与日本人同源,不过,傣族人跋涉穿越中国跑到现在的泰国定居。接着读这本书的第三章,天皇也有姓,作者考证,天皇姓“倭”。他很客观,考证从东北亚诸邦国如何获得“姓”开始,倭国如果不到南朝刘宋来进贡,并获得册封,就仍然没有自己大王的姓。这本书就读完了。

 

话题:



0

推荐

汪丁丁

汪丁丁

592篇文章 25天前更新

数学学士(1981年),数学硕士(1984年),经济学博士(1990年)。但学位都是无用之物,如维特根斯坦所言,读完即可销毁。最近的工作: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和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长期坚持的工作:财新传媒学术顾问。教学及阅读领域:经济学思想史、制度分析基础、行为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与社会选择理论、演化社会理论——演化认识论与演化道德哲学。在公共领域内所持的矛盾态度:批判主流,关注思想,拒绝媒体。对任何学说及其说服者持温和的怀疑主义态度,这种态度不合逻辑,但真实,如Charlie Brown 一般真实。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