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2022年9月10日:

 

Jonathan Fineberg,1995,《艺术史 1940年至1995年》中译本2014年。这位作者是权威人士,目前担任费城的艺术大学的“博士生创造性项目”主任。前言的重要观点,我用红线标出。最后两幅截图取自英文原版,大约1990年代的艺术。

 

2022年9月11日:

我开始听这本书。她的波兰姓很长,译为“托卡尔丘克”,国内常称她“奥尔加”,这是她的名。她出生于1962年,华沙大学心理系毕业,获得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确实,她也许是最年轻的文学奖获得者。我期待她用“第四人称”写作。中译者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李怡楠教授,译文想必可靠,这是根据译者前言,这篇前言很长,我必须跳着贴。EMBA黄霁的发言:真是惊喜,非同凡响。这属于一种天然的从内心流淌出来的创作类型,这种创作无从模仿,超过人常有的经验边界。文字句句充满隐喻,早已超越文化的差异。精准的叙述,完成了最模糊的又是最出神的表达。最后一句,是个留白的巅峰。自己暂时的思考之一是:你每次所看到的人,都不会因你看到而就成为你看到的那个人,他们的确都存在着,他们每次看到的你当然从不会是你。因为“他们”和“你”只是个“定义”。同时,令人担心,此类隐喻作品如何被翻译?那句点睛之句,也是直译方式中的偶然相应?或无需相应的错位?嗯,也或许无空间无时间束缚的“留白”本身就自然存在于文化差异之上。语言也许再次成为一种羁绊,同时也彰显了无限可能。

这是她这本短篇集的第一篇,很短,结语一句话是点睛之笔。我相信那位讲故事的人小时候确实看到了自己老年的身影,如果荣格描述的那位集体无意识老人不是在他梦境里显现而是直接显现在他卧室的窗前。这是深层心理学的常识,集体无意识只有意象而没有时间。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长篇小说,也许是她唯一的长篇。其余的都是短篇小说集。我听了《云游》大约一小时,放弃了。她在华沙大学心理学系1985年毕业,她是1962年出生的,今年刚好六十岁,有一张典型的波兰女性的面孔。我看着这张照片就能想象她是一位神秘主义者。波兰的地理位置,使它在瑞典王国与神圣罗马帝国(或哈布斯堡王朝的奥匈帝国)之间扮演了几乎唯一的中介角色。也因为这一角色,波兰国王是否能兼任瑞典国王,成为十七世纪稍早于“三十年战争”的北方王位继承战争的核心议题。卷入这一议题的还有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与捷克(奥匈帝国时期也称“波西米亚”),在那些世纪里,这些地区的宗教与政治事务纠缠不休。来自东方的神秘主义影响,与来自西方的神秘主义影响,塑造了波兰-波西米亚的思想情调。这种情调与拉美文学的,例如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那种情调,有显著的差异。后者缺乏欧洲那样悠久的神秘主义传统,它只能将自己嫁接于拉丁美洲土著的巫术传统中。Henri Rousseau,1844-1910,我最喜欢的神秘主义画家,他的作品大多有梦幻感,于是,他就像是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在艺术领域里的先驱。

听到第四章,我意识到,托卡尔丘克发表于2006年的长篇小说《在世界陵墓里的安娜•尹》其实是余华发表于2013年的小说《第七天》的摹本。叙事者(第四人称)跟随安娜从“城市”走进“墓界”,经过墓界走进“下界”,去拜访安娜早已死去的姐姐,在那里,姐姐的仆人(第四人称叙事者)其实是一堆白骨,它开了门,让安娜和她的叙事者走进来,但是不许她说话,因为这里没有声音。现在回想余华的那本小说,与奥尔加的这本小说相比,就显得既缺乏创意又缺乏深度。艺术作品要求原创性,假如余华的《第七天》发表于2006年之前,那么,至少,就艺术形式而言,余华就有了原创性。有鉴于此,我检索百度百科,没有见到余华小说的任何文学批评家哪怕提及波兰小说《安娜•尹在世界陵墓里》,真令人失望,这些文学评论家,百度词条关于《第七天》特意列出他们当中著名的几位。最后,我贴马佳今天的画作,图5,以及我的评论:我觉着像是一个梦境,左边是一只怪兽,扑向它自己在右边的影子。

 

 

2022年9月12日: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发言以及她的感言,也很长,我试着贴。然后我同时听她的两本书,《安娜在世界陵墓里》(2006年发表)和《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1990年代发表),后者的译者序让我无奈,她不理解荣格心理学,所以错误阐释了奥尔加的荣格思想,尤其是奥尔加关于梦的思想。可是,她毕竟是波兰文的中译者,我应继续听这本小说。但是我最终决定不继续贴易丽君的译者序。

那位梦幻画家的自画像。维基百科并未详细介绍他,我收藏的“a critical life”系列丛书里也没有这位画家,虽然,毕加索1910年在巴黎的豪宅为他举办了一次盛宴,史称“蓝色时期的盛宴”。毕加索是公认的绘画天才,他的父亲是绘画教授,他亲自训练儿子的素描,但在儿子十四岁不到的时候,父亲意识到儿子已经超越了自己,于是结束了自己的绘画生涯。这件事,根据著名艺术史家John Berger(已于2017年辞世)的推测,对十四岁的毕加索有深刻影响,它必定使毕加索注意到自己的绘画天才,于是塑造了这位年轻人的自负与狂妄。当然,约翰•伯格2011年修订版《毕加索的得与失》仍确认毕加索是少年天才而且毕生保持着这种天才的能力,伯格只是不满意全世界都盲目崇拜毕加索,他暗示,毕加索被全世界“捧杀”了。不论如何,年轻时,毕加索在一张亨利•卢梭的绘画上作画并注意到卢梭绘画的奇异风格,这种风格对毕加索产生深远影响,遂有毕加索1910年的那次“卢梭盛宴”。我检索维基百科试图发现这位卢梭与那位更著名的卢梭之间有何联系,无果。总之,读奥尔加的小说,我首先就想到亨利•卢梭的绘画。

毕加索的自画像,年轻时和中年时。伯格的著作《毕加索的得与失》。注意,毕加索的自述:我14岁就能画得像拉斐尔一样好,之后我用一生去学习像小孩子那样画画。还有一张照片,毕加索1948年,那时他非常富有。根据伯格的估算,毕加索的一幅最小尺幅的画作,1950年拍卖以1万英镑成交,而毕加索保存着他自己的至少五百幅作品,所以,他的财富在1950年至少是五百万英镑。毕加索1895年的作品《老人》,其实是街头的乞丐,毕加索14岁,难怪他认为自己年轻时就像拉斐尔画得那样好。不过,伯格认为,毕加索14岁时的作品与德加的绘画相比而言还有一些距离。毕加索画的父亲肖像。他画的母亲,都是他14岁时的作品,他的父亲认为他已超过自己,然后,父亲替他申请报考马德里的皇家艺术学院,故而,毕加索16岁进入西班牙艺术最高学府,尽管他马上就厌倦了那里的课程。毕加索临终前的作品,上方写着“1972年”,他辞世于1973年。这样一位绘画天才,毕生努力要像儿童那样作画。童话,童画,神话,原型,集体无意识,亨利•卢梭和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梦。

我继续查看毕加索传记里的画作,发现有一幅毕加索1973年的作品,这是他辞世的那一年,应是所谓“绝笔”。毕加索1903年作品,所谓“立体主义时期”的早期作品。著名的《亚威农少女》,1907年作品,已经是“立体主义”风格了。很关键,这是毕加索16岁时的绘画,或许可与拉斐尔的作品媲美。这是毕加索9岁时的作品《海格力斯与他的大棒子》。毕加索1906年自画像,我已引用两次了。毕加索1918年作品,那时他已进入“古典主义与超现实主义”时期,但这幅作品仍有“立体主义”的余绪。毕加索1923年的作品,返回到“童画”的风格。毕加索1925年的作品,螺旋形上升,从立体主义到超现实主义,然后再出现一次“否定”(否定之否定),就是对立双方的辩证统一风格了。

这次是跳过中间部分,直接截图译者序的最后部分。值得阅读的文字,我已标识了。注意,蓝笔标识的:人是风景的转瞬即逝的梦。

《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卷首语,纪伯伦说:你的房子是你更大的身体,……它有梦。毕加索1914年至1915年的作品《静物》,也是一种梦境,继续,毕加索1913年至1914年的作品《玩纸牌的人》,毕加索1911年至1912年的作品《小提琴》。更碎片化的梦境,都是作于1910年的人物肖像。最后,图9,《女人与芥末酱瓶子》,也是1910年的作品,在这里,梦中的女人似乎有了面孔及某种表情。

 

 

2022年9月13日:

 

拉美“文学爆炸”,大约发生于1960年代,延续十年,虽然,史家仍有分歧见解。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1899年8月24日-1986年6月14日)的贡献在于,我认为,他孕育并参与了这场文学爆炸。上海译文出版社有他的全集两辑,第一辑是小说,第二辑是诗文。在第一辑里,我最早读的是第二卷《杜撰集》的第一篇“博闻强识的富内斯”,英文标题是“Funes the Memorious”,维基百科关于这篇小说的介绍和脑科学的探讨。我会贴出全文,截图一共二十张。第一辑收录的博尔赫斯1979年发表的《博尔赫斯,口述》卷,黄志良的中译本,博尔赫斯的序言。口述是对文字表达的反抗,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都反对文字,当代许多知识分子也反对“抖音”。生命演化,充满着偶然性和因此而有的可能性。我认为,博尔赫斯的《口述》延续了他的《博闻强识的富内斯》,继续探讨文字的得与失。柏格森是博尔赫斯的同时代人,博尔赫斯早年在瑞士生活,应读过柏格森的著作。我写了几篇短文介绍柏格森对文字的见解,例如,他认为,概念或名称,主要的功能在于节约时间。你如果没有“云”这一概念或名称,你就要永远站在户外观察天上飘过的那些不同的云,每一块都与以往的不一样,这就占用了你大部分生命,于是你无法存活到生儿育女。演化的结果,你这样的人就被淘汰了。文明史于是只能属于使用文字的人。但是文字有代价,十年前,我写了一篇短文,标题是“文字的代价”,有些抽象,不能在这里引述(收录于我的《跨学科教育文集》)。可见,博尔赫斯探讨的主题,至今,基于脑科学,仍有意义。博尔赫斯1944年发表的《杜撰集》,王永年的中译本,博尔赫斯的序言,这里解释了“博闻强识的富内斯”的写作背景,例如,是失眠导致的,以及,或许可以更宏大。这篇小说的第一页。嫙嫙的评论:丁丁老师,您好。您今日的评论让我想起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中曾经说过,每种语言都代表着一种生活。(比如由祈使句构成的语言可能象征着一个严密的军队,由形容词和量词构成的语言可能出现在工匠和学徒之间,我不确定我的记忆是否准确)。博尔赫斯的一些作品里充满了这样的对于不同架构的文字的浪漫的想象。关于文字和思维和生活的关系,我认为《特隆》是其中之最。他的另一些作品给人感觉像是游记或是地图,也许其中的内容是他在梦中的真实经历也说不定…

理解现代艺术,毕加索是绕不开的人物。更引我关注的是这里的几本著作,我找不到原版书,这是中译本封面,作者的序言,读了就明白,在她看来,毕加索是“创造与毁灭”双重人格的极端案例,恰如荣格在令人困惑的文章“毕加索”里宣称的那样。虽然,2021年出版了一位荣格派心理学家和艺术家的著作,标题是“荣格对毕加索和抽象艺术的接受过程”,她直接批评荣格,说他不懂抽象艺术。荣格全集第十五卷,收录了“毕加索”。我读了,荣格开篇就说他不评论毕加索的艺术,他只观察到,毕加索的绘画(立体主义时期)是荣格患者绘画的一个典型。荣格说这些患者大致分为两类,其一称为“神经症”(neurotic),其二称为“精神分裂症”(schezofrenia)。而毕加索的绘画,一望而知出于他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之手。图1的核心人物是吉洛,诸友可回溯我前天贴的毕加索照片,1948年的,毕加索为吉洛撑着阳伞,走在海滩上。1943年,毕加索追求那时已颇有名声的艺术家吉洛。他们共同生活了十年,有两个孩子。然后吉洛与毕加索分手,并且,在分手之后,毕加索动员全部社会关系试图阻止吉洛出版《与毕加索在一起的生活》。这本书出版了,版税收入被吉洛用来与毕加索打官司,因为毕加索拒绝承认他与吉洛生的两个孩子的继承权,而全世界都知道并且他的许多后代都试图继承毕加索的巨额财富。正如图1作者所言,吉洛是唯一没有被毕加索毁灭的女性。后来,吉洛同意接受图1作者的访谈。吉洛的《life with Picasso》2019年有一个新版本。稍早,2016年,吉洛是另一本书的主角,“这个说不的女人:吉洛谈论她的人生——有毕加索和没有毕加索”。我的初步印象是,毕加索和他的艺术作品,罕见地同时呈现了这位精神分裂症的天才艺术家内在的魔鬼与天使。其实,读过约翰•伯格《毕加索的得与失》之后,我已学会如何观察毕加索的绘画。欧洲人种当中,我写了不少篇介绍,最详细的介绍收录于我的新书《演化与创新的伦理学》(年底之前出版),我介绍了哈佛大学的古基因学项目主任 David Reich 2018年的著作,关于“颜那亚人”之为欧洲先祖的研究报告,在那本书的地图里,我看到,残暴嗜杀的颜那亚人从横贯欧亚草原台地走廊冲入欧洲之后,屠杀了几乎全部本地男性,包括英国,占有本地女性,在当代欧洲人的基因谱系里留下了一个著名的“基因瓶颈”,大约五千年前,然后是著名的“奠基者效应”,即当代欧洲人的基因90%以上来自颜那亚族群。有一个例外,就是西班牙和葡萄牙,颜那亚人似乎没有抵达比利牛斯半岛。这样,今天的欧洲人,其实有两类基因。西班牙人的行为与思维,也确实不同于比利牛斯半岛之外的欧洲人。这一点,约翰•伯格在《毕加索的得与失》开篇就引人注目地详细论证过。我接着伯格的叙事继续论证:嗜杀成性的颜那亚基因,使比利牛斯半岛之外的欧洲男性之间的生存竞争变得格外激烈。根据我在《演化与创新的伦理学》里介绍的原理,这就意味着欧洲人的理性化程度在五千年前那次基因瓶颈之后突然增加。理性化程度突然增加到最终使整个地球“欧洲化”(海德格尔语),将我们中国人也拖入其中。现在回顾荣格学说,集体无意识的各种原型,只在理性化程度不发达的原始社会里才表现为日常生活。我必须去午休,所以,跳到结论:毕加索是一个例外,与西班牙的基因密切相关,他没有理性化,似乎完全没有理性化,恰好在艺术领域这是最关键的因素。于是,他同时呈现了原始人的创造与毁灭,在绘画里,在日常生活里。万圣老友刘苏里评论:快写成论文了。我同意。我这是试图在文艺圈之外写文艺评论。

关于吉洛,吉洛与毕加索在自己家里,1952年摄影,他俩分手于1953年,这张照片精彩呈现了家里的紧张关系。Lisa Alther and Françoise Gilot 2015 About women --- conversations between a writer and a painter,2015年出版,我太喜欢这本书的封面了,标题是“关于女人:一位作家与一位画家之间的对话”。这位作家,Lisa Alther,为吉洛那本著名的书写了一篇前言,成为2019年的版本,Life with Picasso 2019 Francoise Gilot with Carlton Lake with a new introduction by Lisa Alther,标题是“与毕加索在一起的生活”,作者是吉洛和拉克,出版于1964年。吉洛与毕加索分手时,毕加索预言她将悲惨地活着。可是,2019年著作的前言最后一段文字,与毕加索分手后,吉洛活得格外精彩,她至今仍活着,已经101岁了。她与毕加索分手后,接了两次婚,第一次是法国画家,离婚之后,她遇见著名的疫苗生物学家苏尔克,一拍即合,共同生活了二十五年,直到苏尔克1995年辞世,此后,吉洛参与管理著名的苏尔克研究院。吉洛与毕加索的儿子,克劳德,现在主持毕加索资产。吉洛与毕加索的女儿帕劳玛,现在是著名的Tiffany珠宝设计师。再强调一次,她是毕加索的许多女人当中唯一没有被毕加索毁灭的。吉洛在法国的娘家1944年。她在1943年已与毕加索同居。毕加索1946年作品《吉洛肖像》。这本书,2019年的,献给毕加索的唯一照片,1943年,吉洛21岁,毕加索61岁。

 

 

2022年9月14日:

 

这是博尔赫斯的另一卷,以及他写的序言。第一篇是“特隆”,很长,只能跳着截图。下个月去剑桥读书的嫙嫙(沈艳的女儿蔡欣翊)在我昨天的朋友圈里留言,推荐了这篇文章,我现在发布她的留言:丁丁老师,您好。您今日的评论让我想起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中曾经说过,每种语言都代表着一种生活。(比如由祈使句构成的语言可能象征着一个严密的军队,由形容词和量词构成的语言可能出现在工匠和学徒之间,我不确定我的记忆是否准确)。博尔赫斯的一些作品里充满了这样的对于不同架构的文字的浪漫的想象。关于文字和思维和生活的关系,我认为《特隆》是其中之最。他的另一些作品给人感觉像是游记或是地图,也许其中的内容是他在梦中的真实经历也说不定…。我今天答复嫙嫙并征得她同意公开这次留言:太好了,我马上发布。我刚才读了你推荐的那篇,确实很精彩,事实上,我颇费脑筋。

 

 

2022年9月15日:

 

纳指五年日线图和纳指有史以来走势图,如果参照1999年至2001年的“互联网泡沫”破裂时的跌幅(5000点跌至不到2000点),这次下跌的幅度仍不足以说服大多数人相信纳指已进入熊市。华尔街的警句:市场的本性就是要让最多的人最大程度地感到尴尬。所以,诸友应继续旁观,等待“最多的人最大程度地感到尴尬”,才可入市抄底。但是,当然要准备好现金。抄底的风险可由技术策略摊薄:每次只投入三分之一,至少分三次投入市场。请回忆“凯恩斯选美”问题,你认为可以抄底,你必须推测其他人是否认为也可以抄底,你还必须推测其他人是否推测其他人是否认为可以抄底。这是三阶预期,实验室里的赢家分布峰值就是三阶预期,如果你特别聪明,可以有五阶预期,实验室数据表明你将是输家。下棋看三步,也是这个意思啦。但是如果你只看你自己的第一步棋,那就必定是输家。

 

 

2022年9月18日:

 

这几天写我的新专栏“新知录”,有些科普内容需要我十分认真地阅读许多参考文献,寻找合适的插图,写深度合适的注释。总之,听书之外,就是写这个栏目的文章。听书,这本书给我印象深刻。日本记者的采访实录,NHK的记者组长,文笔不错,场景细致。这套采访节目缘起于日本每年“无缘死”人数约等于自杀人数这一事实。所谓“无缘死”,是因为死者没有来自任何亲缘、地缘、职场缘的生者愿意来料理后事,政府只能用公款将这些死者火化,并联系例如寺庙这类机构接收骨灰。日本正在迅速演化为“无缘”社会,这是NHK记者2010年系列采访的结论。日本是东亚三国最早进入老龄化阶段的,韩国和中国追随在它后面。日本官方发布的数据,2030年,将有大约三分之一的男性在50岁的时候仍不结婚,这是“不婚”率的定义,女性大约四分之一不婚。无缘,首先是人与人之间不再有足够强烈的血缘关系,家庭是东亚社会最基础的保险机制,张五常很早以前发表了一篇学术论文,是关于家庭之为保险机制的。日本的企业制度,在1998年之后逐渐从“终身雇佣制”演化为西方的“市场雇佣制”,可是日本的社会保障制度却不能如美国那样在二战之后逐渐确立为美国人最重要的保险机制。那么,职场缘(许倬云说的“业缘”)如果不能提供基于人际网络的保险机制,每一个人就将陷入“无缘”状况。这是日本社会2010年的状况,我一边听一边想,有许多新的技术,尤其是社交网络技术,在2010年至2020年迅速普及。这些社交网络,至少在我的感觉离,极大缓解了这本书里描写的无缘状况。当然,这些技术还倾向于使更多的社会成员选择“不婚”,因为单独生活越来越方便,此外,我在等候柔性保姆机器人的价格降低到百万元的水平。根据库兹韦尔的预测,这种机器人将在2030年以前问世。想到这里,我不再听这本书,转而听免疫学和营养学的书。要等到2030年,首先就要养生嘛。

(2017年版)这本书的2014年版2020年的中译本封面。这位作者是医生,2000年确诊为多发性肌肉硬化症,那时已经很严重了,只能在轮椅里生活。她于是转而研究食疗法,终于在2010年恢复了活力,这本书是她的TED演讲扩充本。中译本的免责条款。她的网站,很活跃,很受欢迎,因为,医保“天价”,美国普通人已经看不起病了(参阅我的财新博客),美国人支付的医药费是英国人的两倍以上,可是美国人口的期望寿命远低于英联邦各国,甚至在2020年以来(由于新冠死亡率)低于中国。晚近十年,普通的美国人于是大范围转向健身养生食疗,所谓“新蔬食主义”运动,求医不如求己。她的照片,我注意到她在这本书序言里似乎说自己是“变性女”,她年轻时是运动健将(参阅饶敦博的著作——这样的记录常常意味着第23对染色体是

“XXYY”或更复杂的类型),不过,她有丈夫和孩子。她列出线粒体衰老导致的老年病症,从最轻的(偏头疼)到最重的(帕金森症),她的食疗方案旨在缓解或逆转这类病况。晚近十年的基础研究项目,“单细胞组学”,对老龄化时代的意义,这篇中文报道,标题可能误导读者,“衰老的单细胞组学”,像是说单细胞组学正在衰老。

 

 

2022年9月19日:

 

交稿了,一万字,标题长:导致现代人与尼安德特人脑结构显著差异的一次基因突变 | 新知录

今天只推荐这一本书:2020年中文版,《饮食术》,风靡日本的科学饮食教科书,2017年日文版,牧田善二。我自己多年的标题格式,作者+出版年份+标题,如果是译本,那么,中译本出版年代在前面,原作者之前是原版年代。我喜欢这种”细节目录“,因为几乎不必阅读内容。

 

 

2022年9月20日:

 

与其听那些科普读物不如直接读这套书,中国营养科学大全两册本2019年第2版。引我关注的,是第一卷目录里的第十三章,营养与组学。晚近十年,“组学”时髦,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应当基于营养组学,可是谈何容易。检索新书,所得极少,2006年至2022年,只有五本书,又检索谷歌“nutritional genetics”,广告之外,最新的文章是2018年发表的,似乎是一个遇到极大困难的领域。顺便报告,老友玉兴托人带到美国之后寄来夏威夷的这饼2009年福鼎牡丹王,现在每天继续冲泡,喝一杯,杯底的药香可延续五分钟,也许十分钟,我是用大玻璃杯喝的。再次感谢陈玉兴!回到图九,这是最经典的人体“体成份组学”,首先是所谓C2模型,这里右边侧栏所示,人体只有两大组份,(1)脂肪,(2)非脂肪。这很粗糙,常用的是C4模型,这里左边显示的,水,脂肪,蛋白质,矿物质。据这本书介绍,C6模型就已很难测定了,价格高,不普及。可见,人体体成分组学没有进展。何况仅有“体成分”远不足以指导健康,心理更重要。

继续读「中国营养学」,人体有九个子系统,细读,有生理学的根据。可是我手边的3D人体App明确列出人体的十个子系统。然后我注意到,中国营养学的“九系统”中的“脉管系统”有些陈旧了,应当分拆为“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系统”,这样就与我iPad上的2021年版App一致。我还是喜欢这套营养学,毕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是一个“本土学科”,要有中国营养学。图八,实在很细致。各种组学。

这本书是一个不同的译本,我看到“无意识”这一荣格术语了,于是判断译者是可靠的,要知道,其它的荣格译本大多误将“无意识”译为“潜意识”,暴露出译者对两大学派差异的无知。这本书,凤凰出版集团2017年的,译者是陈美锦。

 

 

2022年9月21日:

 

我今天注意到可以在iPad自动生成这种二维码,以往我只在电脑微信终端发布朋友圈,于是没有办法生成二维码。目前我还没有测试我能够转发多少次。我的感慨在于,美国经济陷入了“滞胀”,最可能的原因是疫情两年之后,数百万美国劳动力退出劳动力市场。美国都市的物价上涨应当是两位数的或很接近两位数。通胀很可能是成本推动的,而不是需求拉动的。在知识社会里,人力成本占总成本的三分之二以上,劳动力总数迅速下降,人力成本当然要增加。美联储的政策很糟糕,因为,大幅加息让原本劳动成本大幅增加的企业更困难。这样的政策,美国将大概率陷入更严重的滞胀。说实话,我这番感慨是基于我的《行为社会科学》。

 

 

2022年9月22日:

 

我的评论是接着2022年9月14日我的“新知录”写的。但是我的手绘示意图最关键。还要抄录我这篇新知录里的关键文字,诸友细读最后两段文字,有新意:上列的各种解释,似乎都需要来自荣格“深层心理学”的论证。这一论证,与我的财新博客(2022年1月13日)文章“我们为何不宽容——兼答陈嘉映教授”,基于同一框架。我所据的荣格学说主要参考文献是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14年十九卷本《荣格全集》第二版。荣格深层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其一是“collective unconscious”,常译为“集体无意识”;其二是“archetypes”,常译为“原型”;其三是“shadow”,常译为“暗影”;其四是“Self”,申荷永译为“自性”,我不同意,我根据民国初期《东方》杂志的一篇文章,主张译为“大我”,这样就可将荣格阐释的弗洛伊德深层心理学的核心概念“ego”译为“小我”,也就是有意识的自我或简称“自我意识”。参阅:《荣格全集》第七卷“分析心理学的两篇论文”,第II篇论文“the ralations between the Ego and the Unconscious”(小我与无意识之间的多重关系),第1部分第1章“the Personal and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个人的与集体的无意识),以及第2部分第1章“the function of the unconscious”(无意识的功能)。

检索《荣格全集》,“集体无意识”出现645次,“集体暗影”仅出现3次,其中2次在第九卷,关于“丑角”的心理分析,1次在第十卷,关于“邪恶”的心理分析。荣格生前参与撰写的最后一部著作《人及其象征》,第二部分的撰稿人韩德森(Joseph Handerson)不仅是旧金山荣格学院的创始人而且最早研究“文化无意识”。

荣格的直传弟子 Marie-Louisa von Franz(台湾译名“法兰茨”)是荣格辞世后最重要的荣格心理学家,以“童话分析”名世。她的“童话分析”四书,已有中译本。在法兰茨的叙述中,集体暗影与文化无意识,常常互换使用。关于集体暗影,她这样写道:“童话表达了集体的英雄人物的集体暗影而不是任何个人的暗影”(Marie-Louise Von Franz,1970,《The Interpretation of Fairy Tales》(标题直译:童话的阐释))。现在讨论图2,位于原点的是“大我”,在人类演化的早期,它包含着全部四个象限,沉浸于无意识世界。仅当自我意识觉醒之后,沿着横轴,有了“小我”以及它的对立面,“异己的他者”。沿着纵轴,生活于特定文化中的群体,有“群体认同”或“文化意识”,以及由这一文化意识拒绝承认的全部特质构成的“集体暗影”或“文化无意识”。

荣格晚年多次强调:这个世界的全部冲突起源于“暗影的投射”。这里是指暗影向外投射到异己的他者身上,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另一方面,群体认同的那些品质,向内投射到“小我”,成为自我意识的一部分,它导致一个人对自己的美化。

成长,荣格称之为“自性化过程”(individuation),即“个体性实现自身”的过程,这里的“个体性”原文是“individuality”(直译为“个体性”)。在这一过程中,来自无意识世界的因素与来自意识世界的社会因素与个体因素,三方面因素逐渐融合为一个更高层次的小我。在逐渐升高的层次上,小我趋向大我但同时保持自我意识,从而保持着“个体性”并使它融合的大我具有它独特的个体性。最近我介绍的相关著作封面。许倬云详细解释了“天地君亲师”这五个维度的涵义,而且他认为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是由这些维度张成的。在荣格心理学视角下,这样的五个维度恰好表明集体意识长期压抑着个体意识,也就是说,从上古三代到两周两汉确立的精神世界仅仅是与集体无意识黑暗大陆相对立的集体意识而已,大多数中国人在数千年里缺乏“个性”,他们的自我意识尚未觉醒。直到,也许1850年代以来,在市场经济多次冲击下,终于,晚近几十年的改革开放,要求每一个中国人在市场里“独立生活”,他们的个性,才开始觉醒。但随后就陷入危机,参阅我的长文“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其实,我认同的许倬云也认同的精神世界,陆象山的名言: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只不过是集体意识遮蔽个体意识而已,仍然是“天地君亲师”。也因此,我才强烈批评申荷永领导的中国荣格学派,这是一个伪善的荣格学派。

话题:



0

推荐

汪丁丁

汪丁丁

592篇文章 25天前更新

数学学士(1981年),数学硕士(1984年),经济学博士(1990年)。但学位都是无用之物,如维特根斯坦所言,读完即可销毁。最近的工作: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和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长期坚持的工作:财新传媒学术顾问。教学及阅读领域:经济学思想史、制度分析基础、行为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与社会选择理论、演化社会理论——演化认识论与演化道德哲学。在公共领域内所持的矛盾态度:批判主流,关注思想,拒绝媒体。对任何学说及其说服者持温和的怀疑主义态度,这种态度不合逻辑,但真实,如Charlie Brown 一般真实。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