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丁丁|家族之为反熵过程

我的书稿《收益递增: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经济学原理》第二讲节选
及我的书稿《演化与创新: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伦理学原理》第四讲节选
根据印刷版心智地图,我建议的第一个课堂讨论题是“一个人的信誉对他的行为有存量效应”。注意,在转型期社会,如果折现率特别高,人们将不会看重信誉的未来收益。当信誉未来收益流的贴现值远小于坑蒙拐骗行为即刻产生的收益时,人们的理性选择可以是放弃全部信誉,所谓“杀熟”。另一类情形是陌生...
我的书稿《收益递增: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经济学原理》第二讲节选
及我的书稿《演化与创新: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伦理学原理》第四讲节选
根据印刷版心智地图,我建议的第一个课堂讨论题是“一个人的信誉对他的行为有存量效应”。注意,在转型期社会,如果折现率特别高,人们将不会看重信誉的未来收益。当信誉未来收益流的贴现值远小于坑蒙拐骗行为即刻产生的收益时,人们的理性选择可以是放弃全部信誉,所谓“杀熟”。另一类情形是陌生...
丁丁按:这里节选的,仅仅是这部书稿四十万字的不足万字,必定挂一漏万。但这篇博客文章的标题却是这部书稿的核心观念,或可认为是这部书稿的另一个总标题。
这一讲的主题,在心智地图里是“规范伦理学”。不过,诸友都有教科书《情理与正义》“试读本”——主要内容就是规范伦理学,诸友不妨自己阅读,将这一讲的课时留给全新的内容,即上一讲“演化伦理学”的后半部分。我在上一讲介绍了地球的演化以及地球上生命的演化...
这是我最新讲义的节选,接着我的文章“再谈竞争与合作”,这次是“三谈”。
这些图都涉及第四讲的主题,究竟什么样的人是团队的领导者,或者,什么样的人应当成为领导者。第四讲的一项核心内容是印刷版心智地图右侧列出的罗豪凎2020年论文,我写了一段概述:物种内部的竞争出现在两个层级:群体内部的个体之间,和群体之间。在群体内部的竞争中,个体的竞争优势三要素:(1)身份地位,(2)社会技能,(3)名声。其中,社...
由于上述的这些理由,返回图55和图59,人类的“第一批符号”,沿着迁徙路线,时间顺序是:6万年前至7万年前在中东(没有“第一批符号”),5万年前在西亚(没有“第一批符号”),4万年前在南亚、澳大利亚和欧洲。由于“第一批符号”没有早于5万年前的,那么,4万年前“第一批符号”通有的,就是“手形”符号。这一符号也出现在迁徙路线较晚的区域:中国、南亚、美洲和北非。尤其引人注意的是缅甸、印尼的婆罗洲和苏拉威西的第一批...
文|汪丁丁
在合作伦理三要素当中,我认为,在三重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宽容”,最难获得。虽然,宽容仍见于小规模的合作,例如父子之间、夫妻之间、朋友之间,师生之间,……。当然,仅仅基于宽容,合作的规模很难扩展。这是因为,宽容之为一种情感,很难从亲密关系扩展为超私人的关系。尤其在中国社会,也许因为两千多年的宗法传统,也许因为缺乏宗教宽容精神,也许因为百多年来的革命运动,总之,普遍可见的态度是“绝不宽容”...
图1. 汪丁丁,2021,《情理与正义: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伦理学原理》,封面。感谢文景出版社的编辑李頔,她建议在长标题之上增加一个短标题“情理与正义”。
我的新书11月上架,图1是封面,我写这篇博客文章,不是广而告之,而是要推荐另一本新书。作者是荣格心理分析学派的新科博士,Giovanni Colacicchi(科拉希奇)。他的书,《Psychology as Ethics --- Reading Jung with Kant, Nietzsche and Aristotle》(心理学之为伦理学——...
文|汪丁丁
首先抄录我在印刷版心智地图第四讲标题下方写的文字:中国社会正处于“文化~政治~经济”三重转型之内。转型期与稳态期相比,未来预期非常不稳定,故而,一切存量的价值都要贬值,例如信誉和品牌。伦理特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故而,长期关系贬值,例如,家庭关系。普遍可预期的,只有短期关系。然而,短期关系的核心不再是深层情感交流,于是,只有另外两类内容,即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参阅本讲附录七),参阅我...
文|汪丁丁
《EMBA讲义: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经济学原理》
至此,我大致结束了第三讲,需要总结。请回顾这一讲出现的重要图示,从图2开始。由于个体之间和群体之间的生存竞争,维系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合作,囚徒困境表达了合作的两难处境,这是一个漫长的“欺骗-预防欺骗”演化博弈,人类积累了丰富的预测他人意图和防止被欺骗的社会认知与社会感觉的能力——这是每一个人的脑内的“社会脑”基本结构。也是基于这一漫长的演化,每一个...
文|汪丁丁
2021年11月18日
这篇文章标题是“再谈”,因为,十年前我在《新世纪周刊》(2011年8月8日)发表过一篇文章“竞争与合作”。主流经济学研究“竞争”,新政治经济学研究“竞争秩序”,行为经济学研究“合作”——试图解释为何合作也是理性行为。
我讲授上述三类经济学课程,二十年或更久,深感对于“竞争”与“合作”的关系问题,必须有更彻底的解答。我在十年前的同名文章结尾时写过,竞争与合作虽然像孪生兄弟,不过...
诸友读了萨老这许多观点,应能明白,他最关注的不是市场经济的效率,而是市场经济逐渐积累的不平等。巴克豪斯(Roger Backhouse)2017年出版的《萨缪尔森传》(Founder of Modern Economics --- Paul A Samuelson Volume 1 Becoming Samuelson 1915-1948,标题直译:现代经济学的奠基者——保罗•萨缪尔森,第1卷,成为萨缪尔森,1915-1948),应当是关于萨老的最新传记,很遗憾只有第1卷,是萨缪尔森三十岁之前的传记资料。巴克豪...
我写了“生命,技术,行为”(汪丁丁财新博客2021年4月28日),始终没有定义“技术”这一观念。这是因为,技术之为一个观念,它的对象集包含已知的全部技术,这些技术的共通属性,我在至今尚未出版的《收益递增经济学》文稿里有一番详细探讨并概括为一项核心命题:
命题一、“技术”这一观念涵盖的是各种属性的结合过程,并且,(1)技术是由互补性主导而不是互替性主导的属性结合过程;(2)技术是带有“量”的规定性(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