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枫林晚的“首发式”,由赵婕策划编辑(邹怡茜初步整理),出版了一套“丁丁博客文集”(你一定要仔细欣赏这套书的封面设计和色彩)。这个时代,最稀缺的不是知识而是注意力。搜集我的文章,为青年人写导读或引言,再编辑出版,要投入许多注意力,是最稀缺资源的再配置过程。所以,我首先感谢的,是这些编辑人员(包括责任编辑以及出版社的相关人员),尤其是,如果他们投入的注意力远不能从他们为此领取的薪水得到补偿时。首发式,标题是“教育是怎样变得危险起来的”(三本新书的标题之一),其实,还可以运用同样的解释于其它领域,例如,“医疗是怎样变得危险起来的”,诸如此类。杭州有中国最顽固的市民文化,温情、慵懒、不谈国是。所以,在广州和北京大张旗鼓地议论的那些事情,在这里合者甚寡。我于是体会到这一状况的正面价值:它能顽固地抵抗一切试图介入百姓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从而,杭州的政治文化成为国内最健康的一种。久而久之,这里的政策制订者,为了政策的有效性,不得不有所顾忌,实施之后,时有立刻废止的。而且,新的政策,也要更多地考虑“公意”。当然,汽车尾气排放的情形也变得越来越糟糕,公意?众意?私意?或许三者都有。总之,西湖周边的空气质量一年比一年差,今年尤甚,故我在考虑购买空气净化器若干台。北京固如此,想不到杭州也要如此,“人间天堂”,美食不再,美景苟延,美人残喘。制度不对,好人纷纷变了坏人,于是,医院杀我们的身体,学校杀我们的心灵。屠杀者们,自己也被屠杀。这是一场丛林战争,霍布斯的描写:“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它的最可能后果就是独裁重建,而不是民主或法治的重建。我的报告,主要内容是胎儿第四个月到七岁(学龄前)的教育,谓之“儿童早期教育”,其实我早已写了系列文章,但发表在《IT经理世界》上,这份期刊在杭州报摊上似不多见。由于食品危险,最令人安心的去处,在杭州,我认定是“湖畔居”。每一个理由都是私人性质的,每一个人,在公共服务失灵之后,都只能找到私人理由来获得自身的安全。我品尝过著名的“江南会”的菜肴,我评价极低。十年前,我抱怨杭州无处可吃,引出我与烹调大师董顺祥的一段故事。现在,我可以旧论重提:杭州确实已无处可吃,不仅是我,而且全体游客,甚至全体不是农民的居民。六六的“心术”,这部电视剧(我看过第1至第16集当中总计大约1小时的内容),提供了“危险”原理的日常解释:不是医生们的心坏掉了,不是,而是制度坏掉了。类似,不是提供食品的人黑心,不是,而是制度不再能够分辨白与黑。所以,我认为寻找相对安全的食品,只能依靠私人信息和私人理由。
上一篇:
财新记者封面文章 ---中国城市水质调查
下一篇:
小题两则 ---哈根达斯冰激凌在中国“偷工减料”的习惯 应建立“集体诉讼”从而打假可以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