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网站“”(魔力视频),至六月底已有近三千万注册数。这家网站似乎致力于“知识大众化”运动,主旨是在生活世界的各领域里提供“top 10”排名介绍。它于2014年发布的“哲学家前十名”,引发我的兴趣。姑且不讨论“哲学”是否适合非西方的思想传统,我将这家网站的“哲学家前十名”改译为“思想家前十名”,依序如下: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尼采,笛卡尔,孔子,苏格拉底,卢梭,洛克,萨特,休谟。
这一排序反映的价值判断,首先有强烈的个性偏好,其次有强烈的科学与政治导向。主持排序的人,似乎在选择对大众产生持久影响力的思想家。关于影响力的判断,通常需要两个维度:1)沿时间的影响力,越是具有根本重要性的思想,就越要等待跨越时代的对话,才可显现其重要性;2)沿空间的影响力,涉及这篇短文的主题,思想的“大众化”运动,“批判的武器”被大众掌握就可转化为“武器的批判”。胡风的怀疑在于,文艺的大众化是否将使文艺异化为“大众的”。故而,文学艺术应坚持“化大众”而不是“大众化”。
经济学芝加哥学派的宗师,奈特,根据张五常的统计,他的弟子当中有十一位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不过,芝加哥学派的著名领袖,弗里德曼和斯蒂格勒,与奈特思想有显著的离异或对立,尽管他们尊称奈特为“伟大的教师”。此外,萨缪尔森虽然在芝大读了本科,很难说他的思想受奈特影响很大。不必议论细节,奈特也是我最推崇的经济学家当中的思想家,他从不盲目崇拜市场经济。我相信,只有批判才可维持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转。
关于经济学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力,奈特的感叹是:公众其实很难理解基本的经济学原理。或者“理解”了之后也很难接受经济学原理的政策涵义。奈特的思想十分接近经济学的奥地利学派,以致许多学者将奈特归入“奥派经济学家”。米塞斯被认为是奥地利学派的第2代或第2.5代宗师(取决于排序的人怎样安排熊彼特),他生前预言,如果民主政治演化为“民粹主义”的,后果将是普遍的通货膨胀。这是因为承受通胀后果的是未来选民,只要视野足够短浅,政客们就可毫无顾忌地承诺广泛的社会福利。这是民粹政治的经济学症结,在战后的几十年里,成为民主各国最难以抑制的经济病症。
经济学的思想命运,提供了经典的思想史案例。一般而言,越是具有根本重要性的思想,就越不可能大众化。大众忙碌于日常生计,不要说他们无暇深入探讨思想议题,就是让他们从繁忙中停下来几分钟参与思想议题,也是越来越难了。至于思想是否能化大众,取决于历史演变的一连串偶然机遇,通常是悲剧性的。批判的武器,其实很少可能成为武器的批判。或者一旦转化为武器的批判,则批判的武器首先要被送上断头台,革命是大众的狂欢。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