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关于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诺奖金融学家希勒最近有一次访谈,CNBCWhats Next For the US EconomyRobert ShillerJul-132020,他提醒美国人,尽管货币疯狂超发,但都市地区的房地产价格仍可大幅下跌。探究原因,他很谦虚,不做任何判断。在新冠疫情和互联网经济的冲击下,他指出,影响都市地区房地产价格的两大因素,其一倾向于增加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可能诱致更多人购买乡村和远郊的房屋,其二倾向于减少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人类情感渴求面对面交往。如果不是更早,也不会晚于2019年春节,老友周其仁邀我们几位老教授聚餐时,也提及这一主题。那时,公众皆知,马云认为,互联网经济倾向于降低人口聚集度。我记得更早些年,那时其仁兄的注意力完全转入都市经济,我推荐了都市经济学哈佛学派领袖 Edward Glaeser (格莱塞)的思路,与格莱塞论辩或对峙的,是MIT的阿西莫格鲁的制度学派思路。徐轶青当时还未出国读博,他是我的助教,常与我探讨经济学基本问题。后来,他到MIT读政治学博士,也在哈佛听课,于是熟悉了格莱塞和阿西莫格鲁的不同思路。我们这一代人,是伴随中国体制变革的思考者,我们在情感上倾向于阿西莫格鲁的制度思路。轶青对我说过,他们这一代人,伴随着理论经济学的成长,在情感上倾向于施莱弗与格莱塞的人力资本思路。格莱塞关于企业家聚集度的经济学研究,以及在他之前资深社会学家 Ronald Burt (布尔特)关于社会网络结构洞的研究,揭示了关于人类创造性的这样一项原理:人类创造性思维的激发水平,密切依赖于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社会交往。为什么企业家群体聚集于都市而不分散在乡村?因为,创造性思维的激发水平差异极大。这是我常推荐的MIT“彭特兰小组Alex `Sandy' Pentland)的研究成果,他领导的小组,在组织创新能力或群体创造性的研究领域已有引人注目的结论(参阅我的长文互联与深思)。群体创造力的三大要素是,1)群体内部平均而言的社会敏感性,2)群体内部每一成员发言或倾听的能力,3)女性在群体内的比例。然后,他在世界科学大会报告时马上补充说,其实,女性的比例,很可能与群体成员平均的社会敏感性正相关。

      根据特别为测量群体创造性而设计的群体智商测验,群体能解决的难题的困难程度,常常是个体能解决的难题的困难程度的数百倍。可见,现代经济社会的技术进步,主要源自群体而不是少数个体。于是,彭特兰小组的结论意味着,群体内部的民主制度(制度与行为互补),是群体创造性两大要素之一。我希望再写一遍我的格言:制度与行为互补。人们不可能有民主制度,这是杜威的思想,如果民主没有融入日常生活成为人们的习惯。

      现在可以讨论群体创造性的另一要素,社会敏感性social sensitivity),不论怎样测度,对心理学家而言(参阅我的《行为经济学讲义》关于MIT女科学家 Rebecca Saxe 的介绍),它的意思是:一个人察觉他人意图的能力。关于自闭症儿童,我也介绍了脑科学的判断:在社会交往的时间窗口(3岁至7岁)因焦虑感太强而未能习得社会交往技能,MIT这位女科学家最早发现,这些儿童的rTPJ(右侧颞顶交)没有被充分激活。临床心理学的报告,常见于天才们的心理状况是社会恐惧症social phobia)。对人类整体而言,这是创造性思维的代价。

      总而言之,由天才组成的群体未必有很高的群体创造性,尽管学术界关于这一主题仍在争辩(参考文献很多,可在科学服务器检索关键词:group creativity”+“individual intelligence)。这里要求的是,群体内平均而言的社会敏感性。

      上述研究意味着,人类平均而言创新思维发生的频率,很自然地聚集在都市而不是在乡村。我的思维习惯,接着我自己以前的文章思路,写新的文章,可节约篇幅。年轻时讲课,我喜欢索引群书(在北大第一次授课发给学生们三百多篇参考文献目录)。岁数大了,浏览群书却很少见到值得我引述的,于是就只引我自己的。现在我感慨李零写的《老子》,标题是人往低处走,结果却是,越走越见不到人。

      都市,是经济发展的伴生现象。根据经典的索罗模型或基于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模型,经济发展,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的物质成果。每述及此,我就要推荐诺奖经济学家卢卡斯2009年的文章,观念与增长。这是因为,经济学家普遍忽视卢卡斯的这篇文章。我在访谈贝克尔时发表了一番感慨,经济学家普遍对他1992年论文(Gary Becker and Kevin Murphy1992the division of labor, coordination costs, and knowledge)不感兴趣。尽管经济学家们都很尊敬这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但是,他们读不懂的,他们就不感兴趣。

      美国,以及各国,货币发疯增长,为何希勒要提醒房价暴跌?为何未见普遍通胀?为何只有股市跟着发疯?这些问题,必须留给我的下一篇短文。

 

 

 

话题:



0

推荐

汪丁丁

汪丁丁

604篇文章 57秒前更新

数学学士(1981年),数学硕士(1984年),经济学博士(1990年)。但学位都是无用之物,如维特根斯坦所言,读完即可销毁。最近的工作: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和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长期坚持的工作:财新传媒学术顾问。教学及阅读领域:经济学思想史、制度分析基础、行为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与社会选择理论、演化社会理论——演化认识论与演化道德哲学。在公共领域内所持的矛盾态度:批判主流,关注思想,拒绝媒体。对任何学说及其说服者持温和的怀疑主义态度,这种态度不合逻辑,但真实,如Charlie Brown 一般真实。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