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踌躇数日,我仍找不到合适的标题,自嘲:可道之道非恒道,可名之名非恒名。英文“holism”,汉译“整体论”,广泛见于哲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和管理学,仍不足以表达我想象的“整体”视角。我试图借用“达名”(墨子“经说”),不但有争议,而且,我想象的整体,真是不可名的(否则就有“罗素悖论”),然而又应当是演化的开放系统(由于哥德尔“不可能性”定理)。凡有形者皆可名,却非恒名,墨子谓之“私名”和“类名”。可是,万物生克不息,任何一物,形散之后,它的私名或类名却不随之消失,保存在文字传统里。后来的人继续使用这些不是恒名的“名”又不修订其内涵,名实不符,导致怀特海常说的“观念错置实境的谬误”,表现为毛泽东毕生最痛恨的教条主义。我在课堂里讲述这类故事,最常引述的,是怀特海的思想。

  关于整体视角,学界已有各种阐释而且仍不断有研讨。最通俗的概括是,“整体大于局部之和”。与这一视角对峙的,其一是分析的视角,涉及“局部”这一观念的内容。其二是简化论(也称“还原论”)视角。与还原论对峙的是“复杂性”这一观念,后者至今尚未澄清。长期以来,由于怀特海(《思维方式》)的影响,凡尚待澄清或无法定义的观念,我习惯称之为“视角”,怀特海的术语是“perspective”。理一分殊,月映万川。这里要引述的,是我自己对柏格森和怀特海“创化论”思想的概括:“杂多”世界(the world as many)里的“有限”,在特定情境内寻求最能激发生命的“视角”,可感通于“恒一”世界(the world as one)里的“无限”,于是生命获得恒久的“表达”(expression),这是有限送给无限的礼物。“恒一”世界里的无限送给“杂多”世界里的有限的礼物,称为“重要性感受”。在理解之前,先有表达,在表达之前,先有重要性感受。故而,不是我们表达,是“道”通过我们而表达,唯此,我们才说艺术家、诗人、或任何在特定情境内激活了内在天赋的人是“gifted”——直译为“被赋予了礼物的人”,他们被赋予的,是来自“道”的礼物。

  可见,整体固然大于局部之和,但整体却只能通过特定情境内被重要性感受激活了的生命获得表达。这样的表达,称为“涌现”。关于涌现过程的哲学,称为“过程哲学”或“涌现哲学”。整体与局部的观念纠缠,使“复杂性”这一观念至今难以澄清。参考文献:哈耶克写了一篇很长的文章,标题是“复杂现象论”。我写了一篇晦涩的短文,标题是“涌现秩序的表达困境”。后来,我写了一篇文章,很长,于是就成为书,《思想史基本问题》。

  上述之外,整体还通过另一方式影响我们。关于这一方式,荣格的感受最深切。借助于他的表达,我们获知,梦境,原型,共时性现象,是“集体无意识”送给“个体意识”的礼物。集体无意识犹如海洋的底板,地球深处涌现的熔岩,不断凝为新的洋底,在那些被称为“海沟”的区域,老的洋底逐渐回返地球深处。依照弗洛伊德学说,个体意识犹如海面上偶然可见的岛屿,而个体无意识犹如这些岛屿在海面之下的部分。道生万物,养之以德。“道”是有形感通于无形的表达,“德”是无形送给有形的礼物。参考文献:高明1996年《帛书老子校注》,李零2008年《人往低处走》,Vincent Descombes 2013年法文版2016年英译本(Stephen Adam Schwartz)《Puzzling Identities》。

 

 

 

 

 

 

话题:



0

推荐

汪丁丁

汪丁丁

592篇文章 25天前更新

数学学士(1981年),数学硕士(1984年),经济学博士(1990年)。但学位都是无用之物,如维特根斯坦所言,读完即可销毁。最近的工作: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和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长期坚持的工作:财新传媒学术顾问。教学及阅读领域:经济学思想史、制度分析基础、行为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与社会选择理论、演化社会理论——演化认识论与演化道德哲学。在公共领域内所持的矛盾态度:批判主流,关注思想,拒绝媒体。对任何学说及其说服者持温和的怀疑主义态度,这种态度不合逻辑,但真实,如Charlie Brown 一般真实。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