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四时检索英文新书,以“心理学”为题,2020年和2019年的,共计77种,其中20种,可归入“暗黑心理学”(dark psychology),占比居然超过四分之一,于是引发我的研究兴趣。随后,我在百度检索“暗黑心理学”,仅得一本书,2015年英文版,包括“知乎”在内,令人惊讶,国内没有“暗黑心理学现象”。当然,中国有最悠久的暗黑心理学。李零说过,兵家乃百家之祖。
德文单词“Schadenfreude”,英语没有单词只有短语与之对应,汉译是“幸灾乐祸”,更确切的涵义是“由他人痛苦而引发的快感”。十多年前,我在斯坦福心理学年鉴的一篇脑科学报告里见到这一短语,那时,我的兴趣是演化心理学,尤其关注人类的五种原初情感(喜、怒、悲、惧、厌)脑结构的演化顺序。
幸灾乐祸当然不是原初情感(primary feelings),就这个德语单词表达的复合情感而言,它甚至不是“次级情感”(secondary feelings),因为,在这种情感之内,首先要有他人痛苦引发的同情共感,其次要有快感,第三,“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承受痛苦的人与感受快乐的人之间必有更复杂的情感关系。
在诸多新书当中,我慎重选择了最少“标题党”嫌疑的一本书,James Williams 2019 Dark Psychology --- The Practical Uses and Best Defenses of Psychological Warfare in Everyday Life,标题直译,“暗黑心理学”,副标题通常很长,“在日常生活心理战中的实践技巧及最好防卫”。这本书的篇幅,在这类书常见的短篇当中,是最短的,不足百页。由于简短,作者必须扼要,于是就有了我最中意的暗黑心理学定义:Dark psychology is a study of the human condition in relation to the psychological nature of humans to prey on others,我的翻译是:暗黑心理学研究与相互猎取的心理性质有关的人类境况。此处,“人类境况”是一个大词,国内翻译阿伦特名著《The Human Condition》,常见的标题是“人类的条件”。台湾的译本,标题是“人类境况”。这两个译名都可接受,前者凸显的是人之为人需要的基本条件,后者强调的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状况。
不论如何,我的“千字文”之后,还应公平地贴出今年和去年出版的暗黑心理学主要著作的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