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主题 预告
感觉的世界,不是理念的世界,同学们不必研读斯宾诺莎道德心理学或政治论或斯宾诺莎全集。我画两张图,提供理解框架,可将诸多流派和思想者置于这些理解框架之内。这样的表达方式,也有代价,就是放弃了丰富的思想内容,相当于为诸子百家贴上简化标签,这是忙碌时代的常用办法。
社会正义,哈耶克批评过戴维米勒,说他是一位有潜质的青年学者,却以“社会正义”为著作标题。那是1976年,David Miller <Social Justice>。哈耶克1992年去世,戴维米勒1999年出版了第二本著作,标题是“社会正义原则”,中译者是浙江大学应奇。不过,我仍建议同学们直接读 <Principles of Social Justice>。中译本和英文原版,以及下面推荐的各书电子版,都可从新浪微盘免费下载。也是这位戴维米勒,在牛津超短系列里有一本小册子 <Political Philosophy>,中译本虽然有,但删节了与中国政治相关的部分,而且标题十分费解:“政治哲学与幸福根基”。戴维米勒此书标题,哪里有“幸福根基”的字样?从牛津超短系列再向通俗读物发展,我找到一本漫画书,“Introducing Political Philosophy”,2003年出版的,内容比戴维米勒这本小册子新潮许多,关键是侧重于介绍政治哲学思想史而不仅仅是戴维米勒关注的政治哲学核心议题。最后,《讲义》引述的基本参考文献:Ben Jackson,2005,“the conceptual history of social justice”,发布在这一讲预告的附件里。
第三讲还需要讲解《讲义》第二讲的心智地图,即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内容。
在开始正题之前,我们需要回顾第二讲和第一讲讨论过的“效率原则”以及制度学派的“交易费用”观念。Kenneth Arrow的定义是:交易费用就是制度运行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