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的主题:
首先需要回顾第一讲我们讨论的效率原则(它遇到的问题),以及正义原则(引论)。
其次,我介绍一些晚近发表的政治行为的脑科学研究报告。在以往我介绍过的作者当中,根据第一讲我对同学们课堂发言的印象,我强烈推荐的作者是:Jonathan Haidt,可以检索youtube,他有不少视频,其中一场 TED 演讲的现场,我看到Steven Pinker和Rebicca Goldstein坐在他后面的舞台嘉宾圆桌旁。可是 TED 视频却没有他俩的发言。海特的作品,已有中译本(《象与骑象人》和《正义之心》),他目前是纽约大学商学院教授。
第三,也就是课间休息之后,我试图为你们综述政治哲学诸流派,从柏拉图主义到法兰克福学派,虽然我的教室不是古典语文学教室,但在经济学思想史视角下,毕竟,我可以提供一个新的理解框架。事实上,我从来不能认同我的一位老友鼓吹的主要沿袭施密特、海德格、施特劳斯思路的西方古典教育。所以,这一次,我希望强调阿多诺对海德格的批判。我希望同学们理解现代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念——“实践”,这一核心观念长期被遮蔽,在与正义原则密切相关的三大领域:政治哲学、道德哲学、法哲学。也因此,我特别在这里发布了老友王焱的新作“从政治哲学到历史”。对中国人而言,不能面对实践的任何理论,都显得缺乏亲切感。因为中国人的情感,在深层,与孔子是相通的。你可以认为,这是荣格学派的思路之一,这是介于集体无意识与个体无意识之间的文化意识(集体意识)。
第二讲的第三部分内容显然需要有一本简明深刻的参考书。我强烈推荐北大哲学系赵敦华的学生吴增定教授的作品——《尼采与柏拉图主义》。关于吴增定,你们可以读到至少三篇(不算八卦的)百度介绍。以及最近他和李猛在三联书店由舒炜主持的《自然社会》座谈会纪要。
显然,如果这样接近政治哲学,同学们会不可避免地疏离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所以,第二讲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就是讲义附送的“第二讲心智地图”——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