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有局外人视角,有局内人视角。价格,在局外人视角下是静态存在——所谓“均衡”(equilibria),在局内人视角下是动态过程——所谓“发现”(discovering)。米塞斯1949年《人之行动》体现他的“新康德主义”方法论,他建构的,是公理化的实践科学:praxeology = 实践+科学。他想象的实践,他称为“企业家过程”(entrepreneurial process),也就是奥地利学派经济学著名的“市场过程”观念。market as a process(市场过程)...
我在2008年出版的《经济学思想史讲义》开篇写过这一命题,在2019年出版的《思想史基本问题》开篇又郑重写了这一命题:任何学问的也许唯一正确的开端是这一学问的思想史。 思想史,是“intellectual history”的汉译。常见于英语的另一名称是“history of ideas”(而不是“history of thought”),汉译是“观念史”。基于我收集的文献,我认为,观念史是思想史最宽泛的名称。此外,比“观念史”历史更久的是各领域的学术思想...
汪丁丁 数学学士(1981年),数学硕士(1984年),经济学博士(1990年)。但学位都是无用之物,如维特根斯坦所言,读完即可销毁。最近的工作: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和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长期坚持的工作:财新传媒学术顾问。教学及阅读领域:经济学思想史、制度分析基础、行为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与社会选择理论、演化社会理论——演化认识论与演化道德哲学。在公共领域内所持的矛盾态度:批判主流,关注思想,拒绝媒体。对任何学说及其说服者持温和的怀疑主义态度,这种态度不合逻辑,但真实,如Charlie Brown 一般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