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丁丁:翻译的可能性

人类使用的全部符号的集合是一个可数集,S;在有限人生中,一个人毕生表达的重要性感受是一个可数集,M;地球上存在过的全部生物的表达了的重要性感受的集合K,由三角形的对角线反证法可知,不是可数集——完全对应于有理数列的对角线法即可建构一个有理数列不同于已排各行的有理数列。
若甲和乙各自的毕生表达使用的符号是S的两个交集非空的子集,则他们之间是可交流的。在可交流的个体组成的群体内,重要性感受是可分...
这位长期研究“天才”的心理学家,虽然我多次介绍过他,Dean Keith Simonton,由于他对中国读者的重要性,实在应当有一个典雅的中文名字。在更典雅的名字出现之前,姑且音译,称他为“席梦顿”教授。这是很重要的科普作品,图一,标题是“具备哪些条件可成天才”,副标题是“关于你如何成为创造性天才的九项悖论贴士”。图二,目录,2018年出版,是他几十年研究的总结。
图一
图二
图三至图五,是同一插图分别...
前文标题是“ 中国教育困境”,未及探讨人类教育的通有困境。本文主题,实由读者的留言引出。二十年前,我在《高等教育研究》撰文探讨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哲学。十年前,由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我的《跨学科教育文集》,又由世纪文景出版社出版了《我的教育生涯》,其后,友人筹划编辑,出版了我的《青年对话录》(八种)。晚近六年,我与北京大学毕业的数百位朋友在“北大二代教育群”里继续探讨上列著述里的议题。博...
这是我对以往20年发表的智商与人格研究文献(详见《行为社会科学基本问题》)总结的图示,我特意违反这两大领域通常的数据结构,以年龄为横轴,纵向叠加智商与人格的两大要素曲线(粉红色和浅蓝色),形成一条随年龄演化的综合智力曲线(浅绿色)。关于人类创造性可分解为“发散性”和“判断力”的详细论证(参阅 汪丁丁“人类创造性的两大前提”,财新网2016年1月30日)。横轴上标出的五个特征年龄:15岁,是智商测验最准确的时...
以下是关于“后浪宣言”与一位老友的对话。
友:这篇文章很重要。文字上还是可以读懂的,但是内容和逻辑上非常难弄明白 。既然物理和经济学不一定依赖过去的知识,那么依赖什么来发展呢?或者你是想说,其实今人不如古人聪明,现在的知识看着这么庞大,都是依赖古人给我们堆积起来的,是这个理儿吧?
其次,你开头就在论述情志和性格命题,突然一下子转到天赋和聪...
我不能同意这篇演说词的基调,人类真是一代比一代更幸运?
首先,不能统称“人类”,谈论“幸运”的时候,我只能看一个人,再看另一个人……动辄就以“一代人”的名义发言,是“宏大叙事”的影响。
其次,“幸运”这一语词的学院派定义,古希腊的前苏格拉底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是文明史记载的第一人(《赫拉克利特残篇》)。民国时期的翻译是“性格即命运”,截图一的第三段文字(“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取自...
地球表面的春季和秋季为何越来越短?
通常认为“洛特卡-福特拉”方程是温室效应的最简单描述。这一方程最初用于描述“猎食者-被猎食者”两物种的生态变迁。
方程(1)是带有时滞的“洛特卡-福特拉”二元系统逐渐发散:
无时滞的“洛特卡-福特拉”方程:
更真实的生态链是三物种的,常用的案例是:狼吃羊,羊吃草,NetLogo仿真模型。或者,“病毒-宿主”生态变迁,更真实的是“强免疫力宿主-病...
披露我今年新书的核心内容,也是2018年秋季我为朗润园DPS17级学员授课时使用的纲要。因为只能与第一流的头脑互补,故而,第一流的知识从不在乎时间。
上图为老贝克尔2010年在芝加哥大学授课的视频,第一讲,我写了提要。三年之后,贝克尔辞世。
这是1997年我发表于“经济研究”的文章,很难读懂,至2017年,中国“知网”的记录,这篇文章二十年累积被引用仅121次。
贝克尔首次发表类似的文章,是在Q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