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哥本哈根的会议
环境大会快结束了,一位网友提的问题激发了我的回答:
“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曾读过丁丁的《春天以及春天的消失》,现在“哥本哈根会议”正在“剑拔弩张”。美国和欧盟把箭头都指向了中国,周洛华说:“气候大会就是货币大会”。这一次会议能否拯救地球?或者人类已经没有机会?现在,只是各国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博弈。我的感觉是中国肯定会在博弈中吃亏,毕竟从“轮胎特保案”可以看出,中国的“谈判专家”确实水平有限,为此郎...
这是一年前发表的,它反映一名男性对男权世界的自省,或许很可怜的自省。一般而言,由于女性是从这样一个男权世界里接受了自己的教育,所以,这篇文章并不意味着女性比男性更有资格谈论未来人类的启蒙教育。未来的人类思维是怎样的?我不知道,应留给未来的人。
男性与启蒙
未来的更美好的世界,应与女性的思维方式有密切关系,必须是对男权保持批判态度的世界。
某日,凌晨,我恍然觉察,原来启蒙与启蒙理性是男性的特征,故而...
写给北京大学2009年秋季“新政治经济学”研究班的同学们:
我的课讲完了,但我会参与同学们的报告。因为,知易行难,真正的课程,是通过我们每一个人的社会实践展开和领悟的。课余,我有了机会置身于“冬日的火”,我谈到我们中国的新闻,在我们所处的中国转型期社会的三重身份。
首先,如在西方一样,新闻之难,不是说出真相,而是说出全部真相。其次,在当代中国(不同于在西方),学院派知识分子,不论由于何种原因,失去了...
---中国社会演化与改革期间的公共政策
我们总是更容易理解现场讨论和思考所得的笔记。昨天的情况,也如此,在擦去黑板之前,同学们和我各拍了几张照片,其中一张,大约是最后一块黑板吧?贴在这里,供读者欣赏(注意,参考文献是《科学》2009年10月30日发表的Samuel Bowles团队的论文及Acemoglu与Robinson的评论及发挥,我则接着发挥,结合了中国三十年改革的公共政策演化路径):
《评胡舒立辞职》---经济时报副总编辑张剑荆2009年11月11日 星期三 16:17
这个其他损失说的清楚点,就是王波明已经退守到了他那个“阶级”或“集团”的最底线上了,退无可退了。财经的一系列报道触怒了王波明所属的那个阶级,他的哥儿们不能再容忍财经的存在。胡舒立辞职的传闻终于得到证实。对于中国传媒业界以及正处于艰难转型中的这个时代,我想都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对它的回味也许会持续很久。
财经团队与联办的分...
今天的新政治经济学,我试着讲解下面的图:
它的名称很重要:中国问题及其政治表达。不过,为讲解百年中国政治运动(图的右侧),我还需要解释“文化表达”这一概念。这样,三小时可能不够了吧。下星期日,还可以讲一次。下面是关于“文化表达”的说明提纲:
---理解二十世纪中国问题的主线
写完标题,我就知道没有更多可以写的了。这星期日,在新政治经济学研究班,我打算将这一主题展开来讲,三小时。因为,一位同学选了“土地问题”作为他的报告题目。我认为,可以在远为广阔的视角下探讨这一题目。接着以前我在博客里写的,我们试图理解孙文大约一百年前的复杂感受。辛亥时期兴中会和同盟会,借了民族主义的表达,动员足够资源成功推翻了满清政权(此前还有大半世纪的政权瓦解过程)。...
今年十一假期第一次参加小学同学聚会,然后有了中学同学的联系,然后,从一位老同学的博客里,我看到了这张老照片。这里的每一张面孔,我依稀都能记得。我们当时或许有类似“十人帮”的团伙吧?有趣的是,即使在这一团伙里,我也是边缘人物。马京章是发表这张照片的博主,据他介绍,我们十人帮目前的情况都不错,……后排紧挨着我的那位,多年前在海南一次车祸中去世。可是,拍照的人是谁呢?
唐德刚本文见《财经》杂志 2009年第...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美国哲学学会成员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美国斯坦福大学荣休教授
★ 赛义德·侯赛因·纳瑟(Seyyed H. Nasr)世界著名伊斯兰哲学家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
传统研究基金会主席...
回答网友“未来之光”: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介绍过这位思想者(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就是“精神探索者”),他的名字:Ken Wilber,有许多文集,影响了许多思想者,包括我。以致,从海外回国的行李箱的宝贵空间里,我专门带了他的一本文集。我多次介绍他的看法——在关于梦的研究、东方冥想方法、以及唯识哲学等方面。不论如何,下面是他的照片,可能是近照,但他是居住在大森林里面的:
他有瑜伽师的证书,我记得是“五级”,很高了。...